>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限令”一周年 光伏上下遊業績兩重天
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限令”一周年 光伏上下遊業績兩重天 2015-09-02 09:56:30

摘要:自2015年以來,多晶矽價(jia) 格累計跌幅已經達到了21 37%,人們(men) 據此推測,正是其引發了光伏上遊的虧(kui) 損,以及下遊毛利率的相對增長。

  陸續披露的光伏行業(ye) 上市公司財報展現出了這一產(chan) 業(ye) 獨有的“生機勃勃”。
       僅(jin) 以部分中概股“龍頭”為(wei) 例,晶澳太陽能於(yu) 今年第二季度實現了淨利潤2190萬(wan) 美元,環比增長391%;天合光能實現淨利潤4300萬(wan) 美元,環比增長175%;晶科能源實現淨利潤1230萬(wan) 美元,環比增長50%。不僅(jin) 如此,上述企業(ye) 財報所公布的毛利率均超過15%,其中,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甚至達到了20%以上。
       不過,大量更新的財務數據也暴露出一些耐人尋味變化,比如,製造電池片、組件等置身於(yu) 產(chan) 業(ye) 中遊的企業(ye) 業(ye) 績,明顯優(you) 於(yu) 原料端:今年第二季度,主營多晶矽的大全新能源期內(nei) 淨虧(kui) 損達到90萬(wan) 美元,較上一季度盈利120萬(wan) 美元及去年第二季度盈利450萬(wan) 美元大幅下降。而這一現象還不隻殃及了中國企業(ye) ,同期,國際多晶矽“龍頭”REC僅(jin) 實現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DTA)580萬(wan) 美元,淨虧(kui) 損3020萬(wan) 美元;OCI基礎化學業(ye) 務EBITDA約為(wei) 7602萬(wan) 美元,同比下降30%;德國瓦克多晶矽業(ye) 務剔除客戶預付款及毀約補償(chang) 金收益後,EBITDA約為(wei) 7470萬(wan) 歐元,同比下降15%。悄然間,同一產(chan) 鏈上下遊“一榮俱榮”的規則已被打破。
       唯一能夠詮釋這一現象的邏輯似乎來自於(yu) 多晶矽價(jia) 格的“跳水”,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這種光伏原材料累計跌幅已經達到了21.37%,人們(men) 據此推測,正是其引發了光伏上遊的虧(kui) 損,以及下遊毛利率的相對增長。
       而事實上,原料價(jia) 格的“跳水”並不能使中下遊“獨善其身”,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相對於(yu) 多晶矽,中下遊光伏產(chan) 品價(jia) 格的下降同樣存在,隻是幅度不同,例如進入2015年以來,單晶矽片價(jia) 格累計下跌了17.80%,多晶矽片下跌7.45%;單晶電池價(jia) 格跌幅達11.31%,多晶電池為(wei) 3.44%(其中我國台灣產(chan) 多晶電池價(jia) 格亦下跌了2.80%);而光伏組件價(jia) 格累計跌幅則達到了11.17%。

        “58號文”效力並未體(ti) 現    引發多晶矽價(jia) 格跳水
       市場供需、技術進步等等因素的疊加觸發了量變,最終引起質變。不過,得到業(ye) 界公認的是,上述光伏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波動,尤其是多晶矽價(jia) 格“跳水”與(yu) 去年由我國商務部及海關(guan) 總署聯合發布的“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矽加工貿易審批”2014年第58號公告(以下稱“58號文”)間關(guan) 係最為(wei) 緊密。
       繼2014年1月份,我國實施了“對美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征收53.3%-57%反傾(qing) 銷稅”、“對韓國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征收2.4%-48.7%反傾(qing) 銷稅”,以及2014年5月1日對自歐盟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采取貿易救濟措施(與(yu) 德國瓦克達成價(jia) 格協議)後,鑒於(yu) 2014年1月份-8月份我國加工貿易項下多晶矽進口出現激增,商務部和海關(guan) 總署決(jue) 定自2014年9月1日起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業(ye) 務申請的受理。
       這一係列舉(ju) 措的出台基於(yu) 各方傾(qing) 銷行為(wei) 對中國太陽能級多晶矽產(chan) 業(ye) 造成的實質損害,同時,其還被業(ye) 界視作我國與(yu) 美國就其對華光伏產(chan) 業(ye) 實施“雙反”進行談判的“籌碼”。
       然而,直至今日,“58號文”本應發揮的效力並未充分顯現,據《證券日報》記者長期跟蹤,從(cong) 去年8月份至今,我國自歐、美、韓進口加工貿易項下太陽能級多晶矽以及貿易總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呈現激增並維持高位。
       《證券日報》曾就“58號文”實施,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及貿易總量卻不減反增進行過調查並報道:在去年8月份“58號文”發布與(yu) 執行日(9月1日)之間的半個(ge) 月空檔期內(nei) ,出於(yu) 種種考慮,各地突擊審批了總量超過10萬(wan) 噸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加工貿易進口(2014年全年多晶矽總進口量僅(jin) 為(wei) 10.2萬(wan) 噸)。
        “一般來說,進口商與(yu) 海外出口商即便簽訂了加工貿易訂單,價(jia) 格也會(hui) 隨行就市。雙方會(hui) 針對下一個(ge) 季度,甚是下個(ge) 月的價(jia) 格提前進行協商。”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ye) 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有了‘58號文’,光伏下遊用料企業(ye) 便多了一項談判‘籌碼’,以後進口無法借道加工貿易,而通過一般貿易扣除相應反傾(qing) 銷稅費後,海外出口商拿到的更少為(wei) 由,進行壓價(jia) 。這一係列因素的重疊,最終造成今年以來,太陽能級多晶矽價(jia) 格累計跌幅達到了21.37%。”

       嚴(yan) 格執行“58號文”    不會(hui) 引發多晶矽進口波動
       最終,由於(yu) “58號文”執行前的突擊審批,不僅(jin) 致使政策失去了其應有效力,還反向促使原本被執行相對較高稅率的美國多晶矽企業(ye) ,基本全量落實了新一年的銷售計劃。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突擊審批的加工貿易訂單已基本履約完畢,來自中國有色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根據海關(guan) 最新數據統計顯示,雖然2015年7月份我國多晶矽進口量仍然高達9664噸,但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多晶矽減少至4036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41.8%,環比減少了47.3%;自美國進口量則創曆史新低至569噸,環比大幅下降74.2%。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為(wei) 331噸,環比大幅減少84.9%,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58.3%,相比1月份-7月份累計加工貿易占比93.7%尚低35.4個(ge) 百分點。
       這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上述企業(ye) 人士向記者介紹,“一般來說,加工貿易進口的履行期最長為(wei) 一年。也就是說,搶在‘58號文’執行前突擊申請、批準的訂單,最晚到2015年8月份就必須履行完畢了。因此,我們(men) 才會(hui) 看到海關(guan) 數據發生的變化:例如自美國進口多晶矽的總量以及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銳減”。
       細究今年7月份我國進口海外多晶矽的構成,中國有色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分析認為(wei) ,首先,當月從(cong) 韓國進口量仍高達4399噸;其二,通過從(cong) 我國台灣轉口規避“雙反”征稅的進口量占比重新凸顯,7月份從(cong) 台灣轉口的多晶矽量為(wei) 966噸,環比大幅增加40.6%,占總進口量的10%,超越美國成為(wei) 我國第三大進口地區,因此通過轉口台灣規避征稅也是導致多晶矽進口量維持高位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來自馬來西亞(ya) 、挪威、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市場的多晶矽產(chan) 能逐漸釋放,7月份從(cong) 這些地區進口多晶矽量達到1196噸,占總進口量的12.4%,這同樣導致進口量難以大幅下降。
       也就是說,“58號文”的實施以及從(cong) 今年8月份起真正發揮效力,實質影響的僅(jin) 有來自美國的太陽能級多晶矽進口。“我國最主要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出口國主要是美國、韓國、德國,沒有了加工貿易,美國多晶矽要繳納53.3%-57%反傾(qing) 銷稅,而韓國所需繳納的反傾(qing) 銷稅雖然也高達2.4%-48.7%,但占到韓國向中國出口多晶矽總量90%的OCI公司的相應稅率僅(jin) 為(wei) 2.4%;此外,德國瓦克也早在此前便與(yu) 我國達成了多晶矽出口的‘價(jia) 格承諾’”。
       總而言之,在“58號文”於(yu) 今年8月份正式發揮效力起,雖然其會(hui) 有效遏製美國企業(ye) 的傾(qing) 銷,卻並不會(hui) 造成進口多晶矽總量的大幅減少。而在進口之外,即便生存狀況欠佳,今年上半年,我國多晶矽企業(ye) 仍然完成了7萬(wan) 噸多晶矽產(chan) 量。
       價(jia) 格方麵,業(ye) 界預測,目前國內(nei) 已經進入下半年旺季,光伏矽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產(chan) 品需求顯著提升。近期多晶矽價(jia) 格有觸底上漲空間,但空間將十分有限。盡管8月31日“58號文”落地前後多晶矽進口量必將較之前減少,但由於(yu) 之前累積的高通路庫存以及國內(nei) 多晶矽廠產(chan) 量提升,預期下半年多晶矽通路庫存的下降將十分緩慢,供大於(yu) 求現狀仍將持續。矽片及電池環節未來仍有漲價(jia) 空間,主要受益於(yu) 需求轉暖。
       有色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認為(wei) ,在產(chan) 品質量上,雖然國內(nei) 多晶矽企業(ye) 主要是為(wei) 了滿足光伏產(chan) 業(ye) 的需求,但是產(chan) 品質量很多已經達到半導體(ti) 級別(半導體(ti) 級較太陽能級的純度要求更高)。同時,我國一線供應商的產(chan) 品質量已完全達到了國家對於(yu) 半導體(ti) 級矽料的標準與(yu) 定義(yi) ,因此,封堵進口多晶矽不會(hui) 使光伏企業(ye) 受限於(yu) 對多晶矽產(chan) 品品質的要求。(《證券日報》於(yu)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