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第四次洗牌即將開始?
國內光伏逆變器市場第四次洗牌即將開始? 2017-06-22 15:04:04

摘要:預計洗牌何時開始?王躍林稱,大概會(hui) 在未來一兩(liang) 年內(nei) 。而提及逆變器市場的第四次洗牌,便不得不從(cong) 第一次開始說起。

\
  “目前分布式光伏標準化的商業(ye) 模式尚未形成,市場一片混亂(luan) ,但是一旦商業(ye) 模式固化,更多企業(ye) 進入分布式市場,小機型逆變器價(jia) 格會(hui) 迅速下滑,這也意味著光伏逆變器市場第四次洗牌即將開始。”
  一位在逆變器企業(ye) 摸爬滾打了近10年的光伏老兵——上能電氣產(chan) 品部總經理王躍林對當前逆變器市場做了如此預判。
  預計洗牌何時開始?王躍林稱,大概會(hui) 在未來一兩(liang) 年內(nei) 。而提及逆變器市場的第四次洗牌,便不得不從(cong) 第一次開始說起。
  第一次洗牌:國內(nei) 企業(ye) “蜂擁而入”,國外部分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2009年前後,受益於(yu) 國內(nei) 金太陽示範工程和特許權項目的推動,我國光伏應用逐步進入到了較大規模的市場應用階段,而此時光伏逆變器除科諾偉(wei) 業(ye) 、冠亞(ya) 、陽光電源等少數幾家國內(nei) 企業(ye) 有生產(chan) 外,基本依賴進口。一時之間,國內(nei) 光伏市場上湧入了艾默生、SMA、卡拉羅、AE、賽康、西門子、施耐德、ABB、POWER-ONE等大量的國外品牌。
  與(yu) 此同時,200%-300%的逆變器利潤刺激了國內(nei) 電力電子製造企業(ye) ,許多做變頻器、UPS、通訊電源、電力電源等電力電子產(chan) 品的廠家也紛紛開始開發光伏逆變器子業(ye) 務或直接轉型做光伏逆變器。“從(cong) 技術的角度來說,這些企業(ye) 轉做逆變器是很容易的。因此,國內(nei) 逆變器廠家數量迅速攀升”,王躍林如是說。據統計,2011~2012年國內(nei) 逆變器廠家的數量就多達140家以上。
  當國內(nei) 逆變器產(chan) 能逐步釋放後,市場開始供過於(yu) 求,逆變器價(jia) 格也隨之迅速下滑。據介紹,經過一輪“激戰”後,光伏逆變器的價(jia) 格由原來的2元/瓦降至了0.7~0.8元/瓦,不少國內(nei) 企業(ye) 因受製於(yu) 價(jia) 格戰的拖累紛紛破產(chan) 或倒閉,而國外部分品牌也因利潤銳減或自身問題逐步退出中國市場,包括曾經在中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的艾默生光伏業(ye) 務最終也被上能電氣收購。
  “像卡拉羅、賽康這樣的品牌現在市場上很少聽到了。”王躍林告訴記者。
  第二次洗牌:國內(nei) 企業(ye) 價(jia) 格戰,大機寡頭勝出
  2012~2013年之間,當國外的大部分企業(ye) 陸陸續續被國內(nei) 企業(ye) 競爭(zheng) 出局之後,國內(nei) 企業(ye) 之間的“廝殺”也隨之而來。不變的是,此次的洗牌仍舊是以價(jia) 格戰為(wei) 主。
  由於(yu) 當時的光伏市場仍以地麵電站為(wei) 主,即所謂的大機市場,因此在大機製造方麵擁有技術和製造實力的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企業(ye) 引領了此次行業(ye) 洗牌。
  王躍林介紹,“經過本輪洗牌,陽光電源、上能電氣兩(liang) 家大機企業(ye) 逐步占有了50%的地麵電站市場份額。以2013年為(wei) 例,上能電氣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5%,陽光電源達到了35%,並且上能電氣因其可靠的產(chan) 品品質,在‘五大四小’發電集團中的市場份額始終位居第一。”
  在此期間,因國內(nei) 分布式市場局麵尚未打開,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電氣等小機企業(ye) 主要以國外市場為(wei) 重。譬如,三晶電氣在比利時和巴西家庭光伏市場上獲得了較為(wei) 可觀的市場份額。
  第三次洗牌:華為(wei) 入場,外貿企業(ye) 回歸國內(nei) 分布式
  2014年,華為(wei) 的強勢入場以及國外市場的變化促使了逆變器市場的第三次洗牌。
  華為(wei) 在逆變器領域選擇了組串式技術路線,高舉(ju) 智能光伏大旗迅速崛起,使市場的集中度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引發了市場格局的改變。最終陽光電源、華為(wei) 、上能三家企業(ye) 占據了地麵電站80%以上的市場份額。
  2014年前後,國外光伏市場發生轉變,古瑞瓦特、山億(yi) 、固德威、歐姆尼克、三晶電氣等企業(ye) 開始逐步回歸國內(nei) ,但當年國內(nei) 的分布式市場仍舊不容樂(le) 觀。王躍林解釋,“當年國家給了8GW的分布式指標,隻完成了不到2GW,實質上這批分布式電站還是以地麵電站居多”。
  2015年,國內(nei) 分布式市場從(cong) 江浙地區開始逐步啟動。王躍林認為(wei) ,“國內(nei) 分布式光伏的爆發,讓一些企業(ye) 發展進入快車道。”事實也是如此,2015年古瑞瓦特、三晶電氣、固德威等小機企業(ye) 的國內(nei) 市場的營收逐步超過了國外市場的營收,尤其是2016年,這些企業(ye) 在國內(nei) 市場的銷售增長幅度皆超100%。
  第四次洗牌:“地麵寡頭”入場分布式市場,或引領新一輪行業(ye) 洗牌
  在2016年分布式市場已變得炙手可熱,在地麵市場上“傲視群雄”的逆變器寡頭們(men) 也開始布局分布式市場,2017年前後,陽光電源、華為(wei) 、上能等“地麵寡頭”都推出了自己的小機逆變器。
  以上能為(wei) 例,在2017年上海光伏展會(hui) 上,其展示了包括用於(yu) 家庭光伏發電的戶用3kW、5kW逆變器、用於(yu) 村級扶貧電站、商業(ye) 建築、小型工業(ye) 廠房等低壓並網場合的低壓並網型20kW/40kW逆變器、用於(yu) 大型工業(ye) 廠房、農(nong) 業(ye) 大棚、小型複雜山地電站等10kV以上並網場合的中壓並網型50kW逆變器。
  與(yu) 此同時,2017年前後,天合、協鑫、晶科、尚德等一線光伏組件企業(ye) 開始大力推廣自主品牌的分布式原裝係統。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了解,這些品牌的戶用原裝係統在選擇逆變器廠家的時候也會(hui) 將有質量有保證、安全可靠的逆變器品牌定為(wei) 首選。
  王躍林認為(wei) ,“目前分布式光伏標準化的商業(ye) 模式尚未形成,市場一片混亂(luan) ,但是一旦商業(ye) 模式固化,更多企業(ye) 進入分布式市場,小機型逆變器價(jia) 格會(hui) 迅速下滑,這也意味著逆變器市場第四次洗牌即將開始。”
  目前,逆變器企業(ye) 呈現出地麵市場和分布式市場較明顯的分化狀態。一類是,地麵市場的寡頭企業(ye) ,華為(wei) 、陽光電源、上能和特變等;另一類則是,在分布式市場上占有較大份額的古瑞瓦特、固德威、錦浪、三晶電氣等。
  在即將來臨(lin) 的第四次“大戰”中,後入場的企業(ye) 能否破局,我們(men) 拭目以待!(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張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