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 能源工作要從擴大供應轉向加大結構調整 2016-11-25 10:22:59
摘要: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論壇上表示,低碳企業(ye) 要善於(yu) 運用金融工具的支持。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論壇上表示,低碳企業(ye) 要善於(yu) 運用金融工具的支持。“例如,美國有家光伏發電企業(ye) ,通過運用金融工具剝離光伏發電項目中的不確定因素,把確定的部分進行質押,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用於(yu) 收購其他電廠,實現了自身的擴張發展。”張國寶介紹稱。
張國寶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事務在新的發展階段也進入了新常態。經過30多年的高強度建設,電力、煤炭的生產(chan) 能力迅速增加,已經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供應短缺已經不再是能源工作的主要矛盾,甚至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能源還出現了供大於(yu) 求的現象。但隨著環境、大氣汙染的加重,人們(men) 對改善環境、大氣質量的訴求也會(hui) 改變人們(men) 的思維。近年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中國風電、太陽能設備製造能力已居世界首位。2015年乃至“十三五”期間,能源工作的重點不能盲目追求能源供應能力的擴大,工作重心要轉移到加大結構調整、科技創新、體(ti) 製創新上來。
上海臨(lin) 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hui) 常務副主任、浦東(dong) 新區副區長陳鳴波表示,在未來臨(lin) 港低碳城市建設方麵,將以平台建設來支撐低碳發展,建設一批服務園區低碳發展需求的技術創新研發平台等;以政策製度來保障低碳發展,運用土地、財政、價(jia) 格等手段,淘汰園區落後產(chan) 能,設立總規模達215億(yi) 元的臨(lin) 港地區專(zhuan) 項發展基金;以標準體(ti) 係來推動低碳發展,建立健全碳排放基礎標準體(ti) 係;打造臨(lin) 港低碳經濟示範區來驅動低碳發展;以產(chan) 業(ye) 集成來驅動低碳發展,加快集聚軟件信息、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低碳產(chan) 業(ye) 。(注本文轉自於(yu) 上海金融報,發表時間為(wei)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