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中國光伏公司海外擴張不容易
中國光伏公司海外擴張不容易 2016-03-23 16:12:23

摘要: 2015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5GW,同比增長40%以上,連續三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量約43GW,約占全球總量的1 5,首次超越德國,躍居全球第一。

 “亞(ya) 洲完全可以在太陽能領域形成國際區域競爭(zheng) 優(you) 勢。”3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第九屆亞(ya) 洲太陽能論壇上稱,中國與(yu) 亞(ya) 洲其他國家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亞(ya) 洲各國應加強區域合作,抓住全球新一輪能源轉型的機遇,實現本區域能源轉型的跨越式發展。
       在全球光伏供應鏈各個(ge) 環節,亞(ya) 洲均處於(yu) 統治地位。近三年,亞(ya) 洲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占全球一半以上。多晶矽、矽片、電池和組件產(chan) 量分別占比72.2%、99%、95%和92.3%。
       協鑫集成董事長舒樺解釋稱,中國的優(you) 勢在於(yu) 市場、全產(chan) 業(ye) 鏈和技術,日本在於(yu) 技術和市場應用,韓國的優(you) 勢是材料,台灣地區技術水平較強,南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具有成本優(you) 勢,而中東(dong) 的市場越來越大。
       努爾˙白克力表示,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中國將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作為(wei) 重點內(nei) 容,在太陽能領域展開全麵合作。這包括分享太陽能產(chan) 業(ye) 發展經驗,拓展多元化應用市場,特別是加快解決(jue) 本地區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同時促進光伏製造產(chan) 業(ye) 合作,在更多地區建立光伏製造產(chan) 業(ye) 體(ti) 係。
       2015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5GW,同比增長40%以上,連續三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量約43GW,約占全球總量的1/5,首次超越德國,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的光伏產(chan) 品產(chan) 量也迎來大幅增長。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多晶矽產(chan) 量超過16.5萬(wan) 噸,同比增長25%,比2013年增加一倍;組件產(chan) 量達到43GW以上,同比增長20.8%;矽片和電池片產(chan) 量分別超過100億(yi) 片和41GW。
       在中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光伏產(chan) 品產(chan) 量暴增,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供應相對過剩的局麵。未來幾年,光伏等產(chan) 業(ye) 的國際化將逐步成為(wei) 新熱點。
       伴隨著各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呼籲,國外對光伏產(chan) 品的需求亦在大幅增加。
       許多國家已製定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中國計劃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國、日本、美國亦分別計劃到2020年將該比重提至到35%、20%、20%。泰國則計劃到2021年該比重達到25%。東(dong) 非和南部非洲,到2030年該比重達到40%。
       巴基斯坦信德省新能源處處長Mehfooz Ahmed Qazi稱,該國目前尚有7%的無電人口,存在500MW供應缺口,有較大的光伏產(chan) 品市場。類似的情況在印度、印尼、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等多個(ge) 亞(ya) 洲國家存在,這對中國企業(ye) 極具吸引力。
       但中國麵對的光伏產(chan) 品出口環境並未改善,海外針對中國光伏產(chan) 品發起的“雙反”調查日趨頻繁,海外投資各種政策性壁壘明顯增加。
       “這不是一家中國企業(ye) 僅(jin) 靠自身力量所能克服的,需新能源行業(ye) 進行整合與(yu) 協作。”舒樺認為(wei) ,中國光伏企業(ye) 應抱團實施“走出去”戰略,或以聯盟形式提高新能源產(chan) 業(ye) 整體(ti) 應訴水平,提高新能源行業(ye) 的整體(ti) 抗風險能力。
       3月22日,中國新能源海外發展聯盟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中國產(chan) 業(ye) 海外發展協會(hui)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可再生能源專(zhuan) 委會(hui)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及協鑫集成共同發起創立,旨在增強中國與(yu) 亞(ya) 洲太陽能產(chan) 業(ye) 的合作模式及融資創新。
       舒樺建議,配合“一帶一路”戰略,應聯合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領先企業(ye) ,在亞(ya) 洲光伏有市場潛力和製造成本低的國家或地區,共同建設光伏產(chan) 業(ye) 園。該園區可以得到地方政府在融資等方麵的優(you) 惠政策支持,同時能整合技術、人才、資本、資源,共同開發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項目。
       新聯盟所麵臨(lin) 的一大挑戰是,盡量打消海外對中國光伏產(chan) 品出口和產(chan) 能轉移的顧慮。
       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王世江表示,“早期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也是依賴國外的技術、人才發展起來的,這一點現在同樣值得其他國家借鑒。”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總裁尤泓明稱,“中國並不是在轉移落後產(chan) 能,而是將最優(you) 秀的產(chan) 品和技術引到國外,推動全行業(ye) 發展,並通過增加就業(ye) 和稅收方式促進當地經濟。”
       天合光能去年的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首位,海外建廠的步伐亦在加快。天合光能已確定在印度安特拉邦投資2億(yi) 美元,建設1.4GW電池片和1GW組件工廠,同時在泰國投資1.6億(yi) 美元,建設700MW電池片和500MW組件工廠,預計今年投產(chan) 。
       截至去年底,中國光伏企業(ye) 在海外已投產(chan) 和在建的電池產(chan) 能達5200MW,組件產(chan) 能達5710MW。
       “我們(men) 不擔心中國公司來,我們(men) 更希望看到的不僅(jin) 僅(jin) 是某項交易,而是整個(ge) 行業(ye) 的發展。”塔塔電力太陽能係統公司首席執行官Ashish Khanna反複強調產(chan) 品質量問題,“隻要產(chan) 品質量過關(guan) ,我們(men) 是歡迎的。”
       中國光伏企業(ye) 在海外建廠,除了迎合海外市場,產(chan) 能“走出去”,還要規避“雙反”,但普遍“水土不服”。(《界麵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