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6日起,“光伏茅”隆基股份證券簡稱將變更為(wei) “隆基綠能”。
5月16日起,“光伏茅”隆基股份證券簡稱將變更為(wei) “隆基綠能”。 “這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簡單的證券簡稱的變動,背後可能是企業(ye) 戰略的調整。”萬(wan) 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關(guan) 於(yu) 公司變更證券簡稱的理由,隆基股份5月11日公告稱:公司致力於(yu) 推動低碳化能源變革,長期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jue) 方案,目前主要從(cong) 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為(wei) 光伏集中式地麵電站和分布式屋頂開發提供產(chan) 品和係統解決(jue) 方案,並自2021年起積極布局和培育光伏製氫業(ye) 務。更名是為(wei) 更好的體(ti) 現公司戰略布局和主營業(ye) 務定位,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和公司價(jia) 值。 加大綠色能源布局 更名背後,是隆基股份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加大布局。 記者從(cong) 隆基股份了解到,自2012年上市以來,公司累計生產(chan) 的光伏產(chan) 品超過205GW,相當於(yu) 9個(ge) 三峽電站的裝機量,所發綠色電力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8200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億(yi) 噸、植樹111億(yi) 棵。 而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包括光伏在內(nei) 的清潔能源發展提速。過去,矽片環節一直是隆基股份與(yu) 中環股份“雙寡頭”主導,如今已有大量企業(ye) 進入該領域,產(chan) 能擴張不斷加速。 在麵臨(lin) 產(chan) 能急劇擴張的同時,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yan) 重。 在隆基股份2021年度的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隆基股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當產(chan) 品同質化以後,其盈利狀況取決(jue) 於(yu) 市場供需情況,如果供應過剩,盈利一定比較差。但如果提前做了布局,有新的技術和差異化的產(chan) 品,那麽(me) 不管市場如何變化,都可以獲得可持續的盈利能力。他還談到,未來在電池、組件產(chan) 品方麵也秉承這種思路。 在行業(ye) 競爭(zheng) 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隆基股份以光伏為(wei) 核心,不斷加大綠色能源領域的布局。 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表示,隨著碳中和成為(wei) 全球的普遍共識,可再生能源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顯得愈發重要和關(guan) 鍵。過去10多年來,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取得了巨大進步,人們(men) 可以用更便宜的價(jia) 格使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儲(chu) 能+綠氫”逐漸成為(wei) 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武器。 在這一構想下,隆基股份目前已構建單晶矽片、電池組件、工商業(ye) 光伏解決(jue) 方案、地麵光伏解決(jue) 方案、氫能裝備五大業(ye) 務板塊,形成支撐全球零碳發展的“綠電”+“綠氫”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能力。 “隆基股份繼續發展自身主打產(chan) 品的同時,不斷向新領域拓展,不過依然是聚焦新能源領域。而本次公司更名,也體(ti) 現出公司對於(yu) 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規劃和決(jue) 心。”屈放表示。 技術引領推動 “不領先不擴產(chan) ”是隆基股份的發展理念。一直以來,隆基股份均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ye) 技術變革並推動行業(ye) 發展。目前,隆基股份在全行業(ye) 率先導入並培養(yang) 完整的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金剛線切割技術,每年節省成本300億(yi) 元以上;率先在產(chan) 品端大規模應用單晶PERC技術,生產(chan) 的單晶PERC組件連續多年出貨量全球第一。 “我們(men) 的研發投入占比一直穩定在5%至7%左右,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光伏企業(ye) 研發投入之首。2012年上市至今,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億(yi) 元。”隆基股份副總裁李文學告訴記者,公司目前有超過千人的研發團隊,能快速將技術導入生產(chan) 經營,形成了技術、產(chan) 品領先的慣性。 其中,2021年隆基股份研發投入43.94億(yi) 元,同比增長69.55%,創曆史新高。 2021年,隆基股份累計獲得各類已授權專(zhuan) 利1387項,在單晶生長工藝及品質控製技術、單晶矽片切割能力、單晶電池高效化等方麵均形成了較強的技術積累,迭代技術和新產(chan) 品儲(chu) 備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池領域,自2021年4月以來,隆基股份在一年的時間內(nei) ,9次打破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其中n型TOPCon、p型TOPCon和n型HJT電池轉換效率分別被推高至25.21%、25.19%、26.30%,持續引領行業(ye) 技術趨勢。 據記者了解,隆基股份新電池產(chan) 能預計今年三季度投產(chan) ,今年預計出貨2GW左右,新技術產(chan) 品主要針對中高端分布式市場。針對地麵電站市場,或推出另一種新的電池技術產(chan) 品,預計鄂爾多斯的電池產(chan) 能將會(hui) 對該技術進行布局。 “通過持續不斷的高研發投入,我們(men) 迎來了創新的爆發期。”李文學表示,隆基股份還將加大“光伏+氫能”方向的研發投入,讓企業(ye) 發展與(yu) 國家“雙碳”目標同頻共振。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大、熱值高、儲(chu) 量豐(feng) 富、來源廣泛、轉化效率高等特點,因此氫能是清潔的二次能源,可以作為(wei) 高效的儲(chu) 能載體(ti) ,是可再生能源實現大規模跨季節儲(chu) 存、運輸的有效解決(jue) 方案。”屈放表示,但是目前製氫原料仍以化石燃料為(wei) 主,存在製氫成本高、碳排放汙染等問題,而氫能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清潔無汙染,製氫原料應從(cong) 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像風能、太陽能、水能等方向逐漸轉變。 “在深度脫碳領域必須引入綠色氫能。”李振國表示,隆基股份在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加大了在光伏主產(chan) 業(ye) 鏈方麵研發資源的投入,讓人們(men) 在使用清潔能源的同時付出的成本和代價(jia) 更低。 記者注意到,隆基股份在2021年已布局氫能領域,去年10月16日,隆基股份首台1000Nm3/h堿性水電解槽的下線,在技術上已進入行業(ye) 領先的梯隊。截至2021年底,子公司隆基氫能具備500MW電解水製氫設備的生產(chan) 能力。 李振國透露,2022年底隆基氫能產(chan) 能將達1.5GW,2025年底將達5GW,為(wei) 全球大型綠氫項目提供可靠增值的交付保障。(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