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一重能啟動招股,A股風電設備板塊將迎來一家重量級企業(ye) 。
三一重能啟動招股,A股風電設備板塊將迎來一家重量級企業(ye) 。 6月2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能,68834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據招股意向書(shu) ,三一重能本次擬發行188285715股,約占本次發行完成後股份總數的16%;本次發行不涉及公司股東(dong) 公開發售股份,發行後總股本約為(wei) 11.77億(yi) 股;初步詢價(jia) 時間為(wei) 2022年6月8日;預計發行日期2022年6月13日。 本次募集資金30.32億(yi) 元用於(yu) 新產(chan) 品與(yu) 新技術開發項目、新建大兆瓦風機整機生產(chan) 線項目、生產(chan) 線升級改造項目、風機後市場工藝技術研發項目、三一張家口風電產(chan) 業(ye) 園建設項目以及流動資金補充。 三一重能成立於(yu) 2008年4月,前身為(wei) 三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yu) 三一集團,實際控製人為(wei) 梁穩根。2021年9月三一重能科創板上市首發獲通過;今年3月7日提交了上市招股說明書(shu) 注冊(ce) 稿;5月10日科創板IPO注冊(ce) 獲證監會(hui) 同意。 數據來源:三一重能最新招股書(shu) 澎湃新聞了解到,三一重能近年來業(ye) 績增長迅猛。2018年三一重能還虧(kui) 超3億(yi) 元,2019年就開始扭虧(kui) 為(wei) 盈,2020年淨利潤同比漲超987%;2019年全年營收14.81億(yi) 元,2020年同比漲超500%,到2021年已經突破百億(yi) 大關(guan) 。 具體(ti) 來看,三一重能2019年至2021年營收分別為(wei) 14.81億(yi) 元、93.11億(yi) 元、101.74億(yi) 元,淨利潤分別為(wei) 1.26億(yi) 元、13.7億(yi) 元、15.91億(yi) 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48億(yi) 元,同比減少2.96%;淨利潤6.01億(yi) 元,同比增長25.03%。 三一重能預計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8.47億(yi) 元至47.02億(yi) 元,同比增長-2.54%至19.12%;淨利潤8.46億(yi) 元至10.33億(yi) 元,同比增長1.49%至24.04%。 數據來源:三一重能最新招股書(shu) 分業(ye) 務來看,三一重能的主要業(ye) 務除了銷售風機及配件業(ye) 務外,還有發電業(ye) 務和風電建設服務。2021年三一重能風機及配件收入、發電收入、風電建設服務對應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wei) 1.59%、117.23%和199.95%。 三一重能表示,期內(nei) 業(ye) 績增長主要受益於(yu) 公司麵向市場需求的風機開發策略,以及風電行業(ye) 補貼政策退出催生的“搶裝潮”。當下,隨著風電補貼政策的退出以及行業(ye) 競爭(zheng) 的進一步加劇,公司業(ye) 績存在上市當年下滑50%的風險。 毛利率方麵,Wind數據顯示,2018至2021年風機設備行業(ye) 銷售毛利率分別為(wei) 23.01%、20.85%、19.87%、21.17%。三一重能2018年主營業(ye) 務毛利率17.43%,低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2019年起毛利率迅速增長,2019至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wei) 34.29%、29.85%、28.56%,高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以及金風科技、明陽智能等頭部整機廠商。 業(ye) 內(nei) 認為(wei) ,三一重能期間盈利能力增強原因在於(yu) 其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三一重能是整機生產(chan) 商,同時具備葉片、發電機的自主研發生產(chan) 能力。在“搶裝潮”期間,三一重能不僅(jin) 實現了包括葉片在內(nei) 的多個(ge) 風機重要組件自產(chan) ,還能對外銷售。 研發方麵,三一重能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wei) 14180萬(wan) 元、46172萬(wan) 元、54189萬(wan) 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wei) 9.57%、4.96%、5.33%。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發人員總人數達577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為(wei) 16.52%。 負債(zhai) 方麵,招股書(shu) 顯示,三一重能2019年至2021年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分別為(wei) 113.76%、84.69%和78.38%,2019年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均超過100%,主要因公司曆史期經營虧(kui) 損,以及股東(dong) 除股權投入外,另以債(zhai) 權形式對公司進行資本投入。 相比行業(ye) 平均水平,三一重能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水平過高。Wind數據顯示,2019至2021年風電設備行業(ye) 平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分別為(wei) 68.06%、64.32%、65.26%。 業(ye) 務方麵,三一重能具備2.XMW到6.XMW全係列機組研發與(yu) 生產(chan) 能力,具備獨立進行風電場設計、建設和運營的能力,是全球風電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風能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CWEA)統計數據,2017年至2021年三一重能風機銷售業(ye) 務對應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wei) 42.0萬(wan) kW、25.4萬(wan) kW、70.4萬(wan) kW、303.3萬(wan) kW、321.0萬(wan) kW,市場份額分別為(wei) 2.1%、1.2%、2.6%、5.6%、5.7%,排名分別為(wei) 第11、14、10、8、8位。 業(ye) 內(nei) 認為(wei) ,三一重能產(chan) 品線相對單一,主要專(zhuan) 注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發展“失速”。 招股說明書(shu) 顯示,三一重能計劃投入海上風機研發,但風電行業(ye) 競爭(zheng) 激烈,且頭部整機廠商也在加碼布局海上風電,三一重能“突圍”難。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數據顯示,中國2021年新增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創紀錄的14.2GW,是2020年的三倍有餘(yu) ,電氣風電、明陽智能和金風科技供應了市場70%以上的風電整機。 此外,運達股份、東(dong) 方電氣等第二梯隊整機廠商也在積極布局。 目前,運達股份已經全麵進軍(jun) 海上風電市場,完成了針對低風速沿海海域的4.5MW海上風電機組研發並實現訂單交付以及“海風係列”7MW平台和9MW平台海上機組的設計,並取得設計認證證書(shu) 。 海上風電具備風機利用率更高、單機發電容量更大、距離用電負荷近等諸多優(you) 勢。進入平價(jia) 時代,海上風電被視為(wei) 風電行業(ye) 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徑。 根據CWEA統計,國內(nei) 排名前十的風電整機企業(ye) 新增裝機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77.8%提高到2020年的91.5%,整體(ti) 呈現市場集中度提高趨勢。三一重能曾經在“搶裝潮”中收獲較多訂單,但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格局下,要想成為(wei) 風電設備領域的“三一重工”還有諸多挑戰。(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