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價(jia) 大跌、油價(jia) 大跌、鋼價(jia) 大跌……當學者專(zhuan) 家圍繞不斷走低的價(jia) 格數字來剖析預測宏觀經濟之時,對於(yu) 相關(guan) 企業(ye) 的一線員工而言,則意味著或許會(hui) 失去“飯碗”。
從(cong) 2012年開始,煤炭行業(ye) 苦苦掙紮,卻仍舊沒有脫離“苦海”。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嚐過了“煤炭黃金十年”所帶來的甜,如今也意識到,不經曆改革的陣痛,煤炭行業(ye) 恐怕難以走出困境。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行業(ye) 開啟供給側(ce) 改革去產(chan) 能,煤企從(cong) 自身“開刀”,開始實施減員分流等措施來降本增效。對煤礦工人來說,這也意味著將離開曾經的“金飯碗”,或坦然麵對轉崗分流,或積極主動去尋找新出路。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晉煤集團、焦煤集團、潞安集團等山西大煤炭集團已經開始實施減員分流和停薪留職等措施,隨著供給側(ce) 改革去產(chan) 能的推進,未來還將有不少煤企開啟減員分流以及兼並重組。
踏上轉型之路
這個(ge) 春節,山西煤礦工人梁鵬心情頗為(wei) 沉重。
梁鵬所在的煤礦年前實施轉崗分流,他也不幸成為(wei) 其中的一員。因為(wei) 煤礦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hui) 來。
在“煤炭黃金十年”,隻要說起在煤企工作“都讓眾(zhong) 人羨慕不已。尤其在山西、內(nei) 蒙古等煤礦集中地,很多人畢業(ye) 以後都爭(zheng) 著搶著去煤企工作。”
“因為(wei) 隻要進了煤企,基本上就等於(yu) 拿到‘金飯碗’。”張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是這種情況從(cong) 2012年開始出現轉變,工資每年都在降,不少人被轉崗分流,也有人主動離職。
張強是屬於(yu) 主動離職的那批人。張強看到了煤炭行業(ye) 下行的趨勢,選擇向別的行業(ye) 轉型。
“這也是順應曆史趨勢。”盡管很無奈,但張強還是慶幸自己的選擇,如今老同事們(men) 有的在等待轉崗分流,有的在尋找新的出路。
同樣,在山西一家煤礦工作了近十年的趙磊,說起近一年沒發工資的事兒(er) ,已經頗為(wei) 淡定。從(cong) 去年七八月份開始,身邊已經有很多同事被轉崗分流,也有人離職去做小生意。
被動轉崗分流或是主動離開煤礦,正在成為(wei) 山西煤礦工人所麵臨(lin) 的一個(ge) 必然選擇。
2016年1月4日至5日,李克強總理在太原考察時表示,煤炭行業(ye) 是山西的支柱產(chan) 業(ye) ,要根據市場需要,主動壓產(chan) 減量,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政府要促進富餘(yu) 職工轉崗就業(ye) 。
煤企的人員安置成為(wei) 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過程中最為(wei) 重要也最為(wei) 複雜的一個(ge) 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晉煤集團古書(shu) 院礦提出員工分流方案,包括“通過對口支援新建礦井、積極托管整合礦井、成立專(zhuan) 業(ye) 化隊伍對外開展煤炭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等途徑分流。地麵人員主要通過發展多經產(chan) 業(ye) 和地麵生活服務產(chan) 業(ye) ,促進正式工替代臨(lin) 時性、替代性崗位員工等途徑實現轉崗分流。”
具體(ti) 來看,古書(shu) 院礦向晟泰公司轉崗員工近900人,180名員工離崗,解決(jue) 了千餘(yu) 人的轉崗分流問題。細則來年,則是向部分煤業(ye) 公司輸出和派駐人員370餘(yu) 人,結合萬(wan) 德福超市戰略擴張的用人需求,在自願報名的同時將水暖科39周歲以下女工全部轉崗。同時,該礦撤銷大車隊、矸井隊,將員工轉崗至古書(shu) 院工貿公司。截至目前,多經產(chan) 業(ye) 分流總人數達到532人。
實際上,由於(yu) 煤炭行業(ye) 陷入困境,早在2014年晉煤集團就下發了《晉煤集團關(guan) 於(yu) 下達減員分流指標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集團給本單位製定的減員分流指標,安排實施好減員分流工作,通過減員分流實現降本增效、人員負增長。
晉煤集團總經理李鴻雙表示,隨著井下資源枯竭,產(chan) 業(ye) 轉型、人員轉崗是古礦麵臨(lin) 的最大難題。要緊跟國家未來產(chan) 能結構調整步伐,大力發展第三產(chan) 業(ye) 。
多家煤企“動刀”
實際上,除了晉煤集團,潞安集團、焦煤集團等都下發了轉崗分流、停薪留職、提前離崗等管理辦法,來降本增效。
2015年,山西焦煤集團也進行了人員縮減的改革,撤銷了8個(ge) 業(ye) 務不飽滿、職能相近、重複設置的機構,轉崗分流1萬(wan) 餘(yu) 人。
去年年底,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部署2016年度轉崗分流安置工程,要求堅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完成山西焦煤集團公司三年轉崗分流四大指標,落實好山西焦煤集團公司的各項要求;要加強組織領導,全麵實施轉崗分流安置工程。
山西作為(wei) 煤炭大省,必然是減員分流的重點區域。
有山西煤企高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幾年一直硬撐著,盡管工資也不斷下降,但即便貸款也要給工人發工資,作為(wei) 國企,不到最後一步,是不會(hui) 減員分流的。煤價(jia) 太低,很多煤炭生產(chan) 出來就是虧(kui) 損的。
從(cong) 2012年煤價(jia) 開始下跌,經過了多年的掙紮,不管是煤企還是煤礦工人,都已經認識到,煤炭行業(ye) 到了“動刀”的時刻,如果說曾經還抱有一絲(si) 希望,但如今大家也都開始意識到,短時間內(nei) 煤炭行業(ye) 並不能走出困境。
《證券日報》記者在對多個(ge) 煤礦以及煤礦工人的采訪中了解到,煤企以及煤礦工人對於(yu) 減員分流都抱有支持的態度。
“大環境都不好,很多人都暫時服從(cong) 了減員分流的安排。”趙磊最開始從(cong) 一個(ge) 司機進入煤礦做地麵工作,真心覺得這是一份好工作。但現在,他也考慮去其它行業(ye) 看一看。
而除了山西各大煤礦集團開始減員分流,為(wei) 了推動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自從(cong) 去年開始,龍煤集團也開啟了大規模的減員分流工作。
此外,為(wei) 了應對煤炭市場的困境,1月11日,兗(yan) 礦集團發布的《兗(yan) 礦集團有限公司關(guan) 於(yu) 2016年減員增效工作的意見》指出,為(wei) 進一步優(you) 化人力資源配置、控製用工數量,兗(yan) 礦集團將按照“三年減員分流 2萬(wan) 人”的總體(ti) 目標,2016年減少分流各類用工6500人,力爭(zheng) 7000人,節支降本增效8億(yi) 元(目前兗(yan) 礦集團有總員工10.5萬(wan) 人)。
根據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的相關(guan) 意見,已經把職工安置作為(wei)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細則的逐步出台,這也意味著,將會(hui) 有更多的煤企加入減員分流的大軍(jun) 。
上述煤企高管還表示:“一些尚且盈利的煤企都在通過減員分流來降低成本,虧(kui) 損的煤企預計今年將關(guan) 閉不少煤礦,尤其是資源枯竭的老礦,下一步也會(hui) 啟動減員、轉崗和分流等措施。”
煤炭行業(ye) 大整合開啟
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的有關(guan) 意見在年前已經出台,“十三五”首年,煤炭行業(ye) 供給側(ce) 改革後續將不斷有政策細則出台。除了減員分流,兼並重組也將成為(wei) 今年煤炭行業(ye) 的關(guan) 鍵詞。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發文《國務院關(guan) 於(yu) 煤炭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cong) 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chan) 能5億(yi) 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yi) 噸左右,堅持市場倒逼、企業(ye) 主體(ti) ,地方組織、中央支持, 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因地製宜、分類處置。
在業(ye) 內(nei) 看來,去除5億(yi) 噸,整合5億(yi) 噸,未來煤炭行業(ye) 的集中度將大幅提高,過剩產(chan) 能的下降幅度和產(chan) 能集中度提升空間或將大於(yu) 鋼鐵。合計10億(yi) 噸產(chan) 能易主,相當於(yu) 將目前煤炭行業(ye) 產(chan) 能集中度在3年-5年內(nei) 提高近20%。
同時,意見還鼓勵大型煤炭企業(ye) 兼並重組中小型企業(ye) ,利用3年時間,力爭(zheng) 單一煤炭企業(ye) 生產(chan) 規模全部達到300萬(wan) 噸/年以上。
分析師認為(wei) ,該舉(ju) 措將促進行業(ye) 整合,將有效促進各地區煤炭企業(ye) 的兼並重組,甚至將會(hui) 引發新一輪的煤炭資源大整合。
此外,從(cong) 2016年起,3年內(nei) 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新增產(chan) 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chan) 能核增項目;確需新建煤礦的,一律實行減量置換。從(cong) 2016年開始,按全年作業(ye) 時間不超過276個(ge) 工作日重新確定煤礦產(chan) 能,原則上法定節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產(chan) 。
上述煤企高管還認為(wei) ,采取市場倒逼的方式,整合10億(yi) 噸產(chan) 能,停止新建煤礦,也必然會(hui) 促進煤企加速減員分流以及煤企之間的兼並重組。
出口透露政策導向
除了行業(ye) 即將出現的大整合,擴大出口也成了煤炭行業(ye) 改變現狀的一個(ge) 辦法。
2月15日,海關(guan) 總署發布最新進出口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中國出口煤及褐煤61萬(wan) 噸,同比激增173%;環比2015年12月份增加38.6%。
某煤炭貿易商認為(wei) ,1月份中國煤炭出口量同比大增,一方麵是由於(yu) 2015年同期基數過低,另一方麵與(yu) 神華主動重啟出口業(ye) 務有關(guan) ;同時,人民幣匯率貶值的預期對中國煤炭出口也有一定的幫助。
去年12月9日,神華對日本東(dong) 北電力集團出口67480噸煤炭,本次出口貿易在天津煤碼頭通過東(dong) 北電力“美奈美”號外輪裝運。
據了解,東(dong) 北電力集團是日本五大電力集團之一,是神華在當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下新爭(zheng) 取的市場客戶。
安迅思分析師鄧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神華重啟出口將代表著一種政策導向:中國正鼓勵煤炭出口。如果神華能夠恢複出口,可以緩解一部分國內(nei) 產(chan) 能過剩的壓力。
需要一提的是,中國煤炭出口量自2003年以來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取消出口退稅並征收關(guan) 稅。雖然去年12月財政部宣布,從(cong) 2015年1月1日起,所有煤種的出口關(guan) 稅從(cong) 10%下調至3%。
盡管現時中國煤炭生產(chan) 和運輸成本仍要高於(yu) 澳大利亞(ya) 和印度尼西亞(ya) 等國家,現階段中國煤炭出口仍不具備價(jia) 格優(you) 勢。但是展望未來,由於(yu) 中國煤炭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的狀況仍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未來通過出口來化解一部分過剩產(chan) 能或是大勢所趨。
同時,煤炭進口方麵,2016年1月份中國進口煤及褐煤1523萬(wan) 噸,同比下降9.2%;環比2015年12月份則下降13.7%。而單月進口量1523萬(wan) 噸,為(wei) 2012年1月份以來第三低的單月進口量。
鄧舜還認為(wei) ,1月份中國煤炭進口量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下滑,主要與(yu) 中國市場整體(ti) 需求不景氣有關(guan) ,業(ye) 界在2015年煤價(jia) 幾乎單邊下跌之際,采購心態十分謹慎,導致進口煤炭到貨量持續低迷。(《證券日報》 李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