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ya) 於(yu) 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宣布準東(dong) -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東(dong) -皖南工程”)正式開工。
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ya) 於(yu) 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宣布準東(dong) -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東(dong) -皖南工程”)正式開工。
該工程2015年12月獲得相關(guan) 部門核準,起點是新疆昌吉自治州,終點安徽宣城市,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6省(區),全長3324公裏,計劃投資407億(yi) 元,2018年建成投運。
國家電網方麵表示,建設準東(dong) -皖南工程將加快“疆電外送”,有力促進新疆能源基地建設,推進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聯合外送,讓當地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同時,該工程輸電能力達到1200萬(wan) 千瓦,既可就近滿足皖南地區的電力負荷發展,又能與(yu) 東(dong) 、中部地區特高壓工程配合,向長三角負荷中心送電。
此前,國家電網已經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從(cong) 2014年11月同時開工“兩(liang) 交一直”特高壓工程,到此次開工準東(dong) -皖南工程,國家電網在過去14個(ge) 月密集開工了10個(ge) 特高壓工程,這讓國家電網特高壓在運、在建特高壓項目達到17個(ge) 。
“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將進一步加快特高壓建設,首先是加快建設目前在建的“四交六直”10個(ge) 工程,其次是後續推進“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然後是在2018年之前開工建設“十交兩(liang) 直”特高壓工程。
國家電網預計,2015~2020年間,特高壓規劃總投資將達到3.3萬(wan) 億(yi) 元,這將帶動3.2萬(wan) 億(yi) 元電源和煤礦投資,亦即合計將帶動6.5萬(wan) 億(yi) 元投資;這些工程的開工建設,將年均拉動GDP增長超過0.8個(ge) 百分點,增加稅收1500億(yi) 元,提供就業(ye) 崗位180萬(wan) 個(ge) ,還將有利於(yu) 消化鋼鐵等產(chan) 業(ye) 的過剩產(chan) 能,拉動智能電網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加快推進“疆電外送”
新疆是我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有測算顯示,新疆擁有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資源量的40%。同時,新疆風能、太陽能資源十分豐(feng) 富,具備同時開發煤電、風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的條件。其中,新疆也是我國規劃的9大風電基地之一,風電可開發量超過2億(yi) 千瓦。
另有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火電、風電、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已經分別達到3200萬(wan) 千瓦、800萬(wan) 千瓦、370萬(wan) 千瓦。而基於(yu) “能源革命”的需要,未來5~10年將是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的大發展時期,這當然需要形成與(yu) 之對應的電網支撐。
一直受困於(yu) “疆電外送”通道問題的新疆電網,在2010年11月才正式投運了與(yu) 西北主網聯網的750千瓦線路,打通了“疆電外送”的第一條通道。此後,2013年6月又打通了新疆電網與(yu) 西北主網聯網的第二條通道。
新疆第一個(ge) 特高壓項目——哈密南-鄭州±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於(yu) 2014年1月建成投運。截至目前,該工程已累計輸送電網383億(yi) 千瓦時,占到目前新疆電力外送規模的90%以上。
特高壓在“疆電外送”上的特殊作用讓新疆茅塞頓開。根據《新疆電源建設規劃(2014~2020年)報告》,新疆到2020年計劃建設8個(ge) 特高壓工程,以便更好解決(jue) “疆電外送”工作。
準東(dong) 地區是新疆重要的能源聚集地之一。數據顯示,準東(dong) 地區的已探明煤炭儲(chu) 量達到2136億(yi) 噸。根據煤炭資源品質和開發條件,準東(dong) 地區煤炭適合就地發電。而準東(dong) 地區2020年之前的煤炭規劃產(chan) 能,可以支撐外送煤電裝機規模4000萬(wan) 千瓦。
因此,國家電網在2015年上半年展開了準東(dong) -成都、準東(dong) -皖南兩(liang) 個(ge) ±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的選站選線前期工作,並於(yu) 2015年4月對兩(liang) 個(ge) 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討論和評審。2015年12月獲得相關(guan) 部門的核準之後,準東(dong) -皖南工程得以率先開工。
“2014年3月《關(guan) 於(yu) 印發能源行業(ye) 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按照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大型燃煤電站(群);在推進準東(dong) 等9個(ge) 以電力外送為(wei) 主的千萬(wan) 千瓦級大型煤電基地建設的同時,要求同時加快推進重點輸電通道建設,加大向重點區域送電規模,緩解人口稠密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壓力。”國家電網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筆者。
目前,華東(dong) 地區燃煤電廠分布密集,嚴(yan) 重超出了環境承載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設大容量燃煤坑口電站及風電場,通過準東(dong) -皖南工程外送,將緩解華東(dong) 地區供電和環境壓力。
數據顯示,準東(dong) -皖南工程建成之後,每年可向東(dong) 、中部地區送電660億(yi) 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3024萬(wan) 噸,減少煙塵2.4萬(wan) 噸、二氧化硫14.9萬(wan) 噸、氮氧化物15.7萬(wan) 噸。
“十三五”特高壓建設提速
國家電網2004年開始醞釀、論證特高壓項目,2006年8月我國第一個(ge) 特高壓項目——晉東(dong) 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項目獲得相關(guan) 部門核準,2009年1月6日該工程正式投運。
數據顯示,從(cong) 2006年8月至2016年1月十年之間,國家電網已經建成“三交四直”7個(ge) 特高壓工程。但自2014年11月以來,國家電網推進特高壓的速度明顯加快,共計開工“四交六直”10個(ge) 項目,其中,2014年11月同時開工了“兩(liang) 交一直”3個(ge) 項目,2015年共計開建“兩(liang) 交四直”6個(ge) 項目,2016年1月又開建了準東(dong) -淮南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在2014年11月到2015年底“四交五直”工程的基礎上,後續特高壓工程將分三批建設,首先加快推進“五交八直”特高壓工程,其次在2018年之前開建“十交兩(liang) 直”特高壓工程。
國家電網特高壓的總體(ti) 格局是:到2020年,將西部不同資源類型的電網互聯,構建西部電網;將東(dong) 部主要受電地區的電網互聯,構建東(dong) 部電網,形成送、受端結構清晰,交、直流協調發展的2個(ge) 同步電網。
到2025年,建設東(dong) 部、西部電網同步聯網工程,國家電網將形成一個(ge) 同步電網。
在推進特高壓的同時,國家電網已經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計劃,並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認可。所謂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以特高壓電網為(wei) 骨幹網絡、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是清潔能源在全球範圍大規模開發、配置、利用的基礎平台,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
國家電網還提出了階段性目標:第一階段為(wei) 國內(nei) 互聯,從(cong) 現在到2020年,加快推進各國清潔能源開發和國內(nei) 電網互聯,大幅提高各國的電網配置能力、智能化水平和清潔能源比重;第二階段為(wei) 洲內(nei) 互聯,從(cong) 2020年到2030年,推動洲內(nei) 大型能源基地開發和電網跨國互聯,實現清潔能源洲內(nei) 大規模、大範圍、高效率配置;第三階段為(wei) 洲際互聯,從(cong) 2030年到2050年,加快“一極一道”(北極風電、赤道太陽能)能源基地開發,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範圍配置清潔能源。國家電網在國內(nei) 的特高壓推進計劃,顯然是全球能源互聯網計劃的一部分。
有利於(yu)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
“特高壓技術創新和進步,不僅(jin) 將改變能源、電力和電網發展方式,而且將有力促進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帶動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升級,實現以創新引領發展,對提升我國國際競爭(zheng) 力和影響力非常重要。”國家電網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同時,“我國特高壓技術的發展和實踐,為(wei) 特高壓輸電技術在世界範圍內(nei) 更廣泛的應用積累了經驗,也為(wei)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了堅實基矗”該人士認為(wei) 。
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認為(wei) ,特高壓工程的加快推進,既有利於(yu) 鋼鐵、原鋁、水泥等多個(ge) 行業(ye) 消化過剩的產(chan) 能,又有利於(yu) 推進智能電網、電子信息、通信、物聯網等多個(g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能帶動電工裝備產(chan) 業(ye) 加速“走出去”。
該人士還表示,特高壓工程的設備招標往往是在項目開工之後的三個(ge) 月之內(nei) 舉(ju) 行,這也就意味著,伴隨著錫盟-泰州以及上海廟-山東(dong)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在2015年12月中旬的開工,準東(dong) -皖南工程在2016年1月中旬的開工,未來的三個(ge) 月之內(nei) ,特高壓設備廠商將迎來密集的招標。
“特高壓投資大,中長期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具有產(chan) 業(ye) 鏈長、帶動力強等優(you) 勢,可以有力地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對於(yu) 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都將發揮十分重要的拉動作用。”另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中國經營報》 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