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評論:借力“新基建”風口 充電樁行業要起飛?
評論:借力“新基建”風口 充電樁行業要起飛? 2020-03-18 10:19:42

摘要:一場新冠肺炎,成為(wei) 了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上最大的黑天鵝

一場新冠肺炎,成為(wei) 了2020年全球金融市場上最大的黑天鵝。在各國股市紛紛遭遇重挫的背景下,新基建板塊反而成為(wei) 了A股市場中的香餑餑,行情大熱。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作為(wei) 新基建的重點領域,儼(yan) 然在一夜之間站在了風口之上。有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稱,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wan) 的缺口,將充電樁納入新基建行列,預計將激發萬(wan) 億(yi) 元級別的市場。

\

新基建的東(dong) 風來襲,能否讓飽受盈利之困的充電樁行業(ye) 迎來陽春?未來,充電樁行業(ye) 的市場規模能否被成功激發?其想象空間有多大?這一係列問題,成為(wei) 了近期行業(ye) 內(nei) 外熱議的焦點。

站上新基建風口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hui) 運行重點工作,會(hui) 上重點強調了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下稱“新基建”)的進度。

實際上,“新基建”並非一個(ge) 新概念,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就曾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

而此次“新基建”概念被重新提及,有關(guan) 部門則對其所包含的領域進行了詳盡規劃。具體(ti) 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ye) 互聯網七大領域。

“新基建”風口來襲,資本市場的反應最為(wei) 靈敏。截至3月5日收盤,新基建板塊漲幅居前,充電樁板塊更是上漲3.52%。

與(yu) 此同時,全國各地也在以實際行動發起對新基建項目的投入。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蘇、山東(dong) 等20逾個(ge) 省市區發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其中,新基建儼(yan) 然成為(wei) 出現頻率最高的關(guan) 鍵詞。

新基建究竟“新”在哪?為(wei) 何能受到如此高的關(guan) 注?廣發證券(13.880, -0.03, -0.22%)認為(wei) ,從(cong) 狹義(yi) 上來講,新基建指的是那些以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核心的領域,而從(cong) 廣義(yi) 上來講,它所劍指的領域應該是那些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行業(ye) ,也就是所謂的“補短板”領域。

實際上,仔細分析新基建所覆蓋的幾大領域,就會(hui) 發現其與(yu) “老基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yu) :其更關(guan) 注富有科技內(nei) 涵的產(chan) 業(ye) ,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國新經濟的發展方向。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wei) ,對衝(chong) 當前疫情對於(yu) 經濟的影響,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啟動“新基建”,短期內(nei) 有助於(yu) 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ye) ,長期有助於(yu) 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競爭(zheng) 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成為(wei) 了一大亮點。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秘書(shu) 長許豔華在接受證券時報專(zhuan) 訪時表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同於(yu) 普通的基礎設施,它不僅(jin) 是在為(wei) 公眾(zhong) 服務,還支撐著國家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講,把充電樁納入新基建領域來培育,非常符合其產(chan) 業(ye) 地位。

從(cong) 跑馬圈地到規模性洗牌

得益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勢,充電樁行業(ye) 也迎來了發展春天。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表示要力爭(zheng) 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滿足超過500萬(wan) 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一瞬間,各路資本紛紛湧入行業(ye) 跑馬圈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樁狂潮,這其中既有國資巨頭,又有整車企業(ye) ,更有大量的民營企業(ye) 投入其中。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公共類充電設施保有量僅(jin) 5.7萬(wan) 台,而這一數字到2019年底已飆升至121.9萬(wan) 台。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nei) 充電樁設備領域相關(guan) 公司數量已超300多家,包括上遊的充電設備生產(chan) 商、中遊的充電運營商以及下遊的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商,競爭(zheng) 十分激烈,但行業(ye) 的整體(ti) 利潤卻偏低。以目前在市場中占比最大的運營商特來電為(wei) 例,去年4月,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20.130, -0.19, -0.94%)董事長於(yu) 德翔在致股東(dong) 的一封信中提及,經過前四年累計6億(yi) 元的虧(kui) 損,特來電終於(yu) 在2018年實現盈利。

行業(ye) 巨頭尚且掙紮在盈虧(kui) 平衡線上,何況是大批中小微型企業(ye) 。在經曆過前期的瘋狂擴張後,整個(ge) 行業(ye) 開始日趨冷靜,相應地也有部分企業(ye) 麵臨(lin) 倒閉、退市或被收購。有數據顯示,迄今為(wei) 止,已有50%的公司退出了行業(ye) 。

許豔華告訴記者,充電樁企業(ye) 前期要進行場地建設,後期要搞服務運營,周期長、盈利難,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弱。經過前期的粗放發展後,行業(ye) 理應進入洗牌期,朝著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模式發展。

充電樁建設進一步提速

雖然充電樁行業(ye) 麵臨(lin) 著重要的轉型,但並不意味著行業(ye) 的空間已經到頂,相反這其中蘊涵著巨大的機遇。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的目標規劃,到2020年底,新增分散式充電樁預計超過480萬(wan) 台,其中公共充電樁50萬(wan) 台,私人充電樁430萬(wan) 台,以滿足全國50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這意味著,到2020年底,我國的車樁比基本要達到1:1的水平。而據相關(guan) 行業(ye) 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實際的車樁比約為(wei) 3.1:1,遠低於(yu) 預期規劃。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理事長曾預測,到2030年中國電動車銷售有望突破1500萬(wan) 輛,保有量會(hui) 突破8000萬(wan) 輛,屆時純電動車輛或達到6480萬(wan) 輛。

這意味著,如果嚴(yan) 格按照1:1的車樁比來測算,從(cong) 2021年到2030年的十餘(yu) 年時間內(nei) ,需要新建樁約合6000萬(wan) 台。因此,無論是從(cong) 現實情況還是未來發展的角度來看,充電樁的保有量仍有巨大缺口,這也為(wei) 企業(ye) 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有券商分析稱,新基建一方麵具備“穩定投資”的作用,可對衝(chong) 疫情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麵還能促進新舊動能的轉化,調整經濟結構。充電樁作為(wei) 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行業(ye) ,將明顯受益於(yu) 本輪新基建的啟動。尤其是那些具備技術優(you) 勢和深厚市場積累的企業(ye) ,將迎來發展新機遇。政策紅利的加持,不僅(jin) 讓整個(ge) 行業(ye) 看到了長期向好的趨勢,也將讓部分企業(ye) 享受到實質的資本利好。

國盛證券認為(wei) ,在新基建東(dong) 風的吹拂下,預計充電樁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整個(ge) 市場將呈現周期向上的特征,預計國內(nei) 2025年充電樁設備合計市場約百億(yi) 元。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擴大,用戶規模的增長,充電樁的運營市場也將隨之火熱,相關(guan) 企業(ye) 有望進行更加針對性和多樣化的增值服務,以實現用戶價(jia) 值的變現。
(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