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準東—皖南”工程刷新世界電網技術新高度
“準東—皖南”工程刷新世界電網技術新高度 2016-01-12 12:02:38

摘要:當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工程開工,準東(dong) —皖南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裏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


“準東(dong) —皖南”工程刷新世界電網技術新高度

 準東(dong) —皖南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裏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該工程的建設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電網技術和電工裝備製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超大容量、超遠距離、更低損耗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對於(yu) 有序推進國內(nei) 互聯、洲內(nei) 互聯、洲際互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重大示範意義(yi) 。

 繼2015年12月15日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全麵建設後,2016年第一條特高壓輸電工程準東(dong) —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東(dong) —皖南工程”)1月11日正式開工。該工程起點位於(yu) 新疆昌吉自治州,終點位於(yu) 安徽宣城市,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6省區,線路全長3324公裏。工程投資407億(yi) 元,預計2018年建成投運。

 準東(dong) —皖南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裏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該工程也是實施“疆電外送”的第2條特高壓輸電工程,對於(yu) 促進新疆能源基地開發、保障華東(dong) 地區電力可靠供應、拉動經濟增長、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目前,華東(dong) 地區燃煤電廠分布密集,嚴(yan) 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設大容量燃煤坑口電站及風電廠,通過準東(dong) —皖南工程外送,煤炭綜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工程建成投運後,每年可向東(dong) 中部送電約660億(yi) 千瓦時,減少燃煤運輸3024萬(wan) 噸,減排煙塵2.4萬(wan) 噸、二氧化硫14.9萬(wan) 噸、氮氧化物15.7萬(wan) 噸,將有效促進大氣汙染防治目標的實現。

 準東(dong) —皖南工程實現了自主創新的新跨越。電壓等級由±800千伏上升至±1100千伏,輸送容量從(cong) 640萬(wan) 千瓦上升至1200萬(wan) 千瓦,經濟輸電距離提升至3000—5000公裏,每千公裏輸電損耗降至約1.5%,進一步提高直流輸電效率,節約寶貴的土地和走廊資源。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電網技術和電工裝備製造領域的國際影響力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超大容量、超遠距離、更低損耗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對於(yu) 有序推進國內(nei) 互聯、洲內(nei) 互聯、洲際互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具有重大示範意義(yi) 。

 新疆能源資源豐(feng) 富,是我國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具備同時開發煤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的條件。準東(dong) 地區已探明煤炭儲(chu) 量約2136億(yi) 噸,2020年煤炭規劃產(chan) 能可支撐外送煤電裝機規模為(wei) 4000萬(wan) 千瓦。新疆也是國家規劃建設的9個(ge) 大型風電基地之一,風電技術可開發量超過2億(yi) 千瓦。截至2014年底,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200萬(wan) 、800萬(wan) 、370萬(wan) 千瓦,現有輸電通道已不能滿足大規模電力外送。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建設準東(dong) —皖南工程,將擴大新能源消納範圍,有力促進當地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此外,特高壓電網投資大,中長期經濟效益顯著,具有產(chan) 業(ye) 鏈長、帶動力強等優(you) 勢,可有力帶動電源、電工裝備、用能設備、原材料等上下遊產(chan) 業(ye) ,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將發揮十分重要的拉動作用。根據投資估算,準東(dong) -皖南工程投資達407億(yi) 元,將增加輸變電裝備製造業(ye) 產(chan) 值285億(yi) 元,直接帶動電源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投資約1018億(yi) 元,可增加就業(ye) 崗位2.8萬(wan) 個(ge) ,每年拉動GDP增長130億(yi) 元,增加稅收24億(yi) 元,並將帶動裝備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成為(wei) 連接西部邊疆與(yu) 華東(dong) 地區的“電力絲(si) 綢之路”。

 據了解,2013年9月,國家出台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通過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實現燃煤消費總量負增長。2014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印發能源行業(ye) 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按照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大型燃煤電站(群);推進準東(dong) 等9個(ge) 以電力外送為(wei) 主的千萬(wan) 千瓦級現代化大型煤電基地建設,加快重點輸電通道建設,加大向重點區域送電規模,緩解人口稠密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壓力。

 特高壓電網是重大基礎設施、能源網絡和生態環保工程。國家電網積極響應國家穩增長工作部署,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緊啟動一批拉動經濟效果好、促進清潔發展的特高壓工程。自2014年11月同時開工“兩(liang) 交一直”特高壓工程以來,至2016年1月開工準東(dong) —皖南工程,國家電網與(yu) 地方政府協調聯動、在14個(ge) 月的時間內(nei) 密集開工了10項特高壓工程,開創了我國電網建設曆史上的全新發展時期。

 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17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2.8萬(wan) 公裏,變電(換流)容量超過2.9億(yi) 千伏安(千瓦),累計送電超過4300億(yi) 千瓦時。特高壓電網的資源綜合優(you) 化配置平台作用顯現。依托大電網發展新能源,國家電網新能源並網裝機已突破1.4億(yi) 千瓦,成為(wei) 世界風電並網規模最大、太陽能發電增長最快的電網。(《經濟日報》 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