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山西煤炭"壞賬"清單:煤老板月還利息達3000萬
山西煤炭"壞賬"清單:煤老板月還利息達3000萬 2015-12-07 22:08:14

摘要:山西省的金融業(ye) ,不論是銀行信貸還是直接融資,其服務重點長期以來都是煤基產(chan) 業(ye) 。

  “山西省的金融業(ye) ,不論是銀行信貸還是直接融資,其服務重點長期以來都是煤基產(chan) 業(ye) 。”今年6月,山西省委書(shu) 記王儒林撰文稱。受煤炭行業(ye) 影響,山西省涉煤金融風險積聚。截至上半年,煤炭行業(ye) 貸款不良率為(wei) 3.45%,同比上升1.62%。
  呂梁山明亮的陽光照得刺眼,但山溝裏的風卻是冷的。技術員李長武(化名)早上起來掃了掃院裏的落葉,就又縮回了辦公室看電視。
  這樣的日子已過了一年,院子裏幹幹淨淨,看不出絲(si) 毫煤礦的樣子。這座位於(yu) 山西省臨(lin) 汾市蒲縣的小煤礦已停產(chan) 一年多,如今隻有二三十人留守。
  “煤炭市場不景氣,挖出煤來也是賠錢。”李長武說。這座年產(chan) 30萬(wan) 噸的民營煤礦2009年被山西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整合,年產(chan) 能擴充為(wei) 90萬(wan) 噸,但剛完成第一期工程就趕上了煤炭市場下行。
  “蒲縣14個(ge) 煤礦如今隻有8個(ge) 在正常生產(chan) ,”李長武說,“還有一座礦去年停產(chan) 一年,今年開工了。不生產(chan) 哪來的流水?每個(ge) 月光還利息就要3000萬(wan) 。”
  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山西五大煤炭集團的期末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為(wei) 82%,較年初擴大0.23個(ge) 百分點。它們(men) 的長短期融資合計6032億(yi) 元,其中,短期借款及應付票據2334億(yi) 元。
  “山西省的金融業(ye) ,不論是銀行信貸還是直接融資,其服務重點長期以來都是煤基產(chan) 業(ye) 。”今年6月,山西省委書(shu) 記王儒林撰文稱。受煤炭行業(ye) 影響,山西省涉煤金融風險積聚。截至上半年,煤炭行業(ye) 貸款餘(yu) 額占到全省煤炭行業(ye) 融資總額的78.36%,占到全省金融機構貸款餘(yu) 額25%左右。煤炭行業(ye) 貸款不良率為(wei) 3.45 %,較同期上升1.62個(ge) 百分點。
  山西全省正在盡力解決(jue) 煤炭企業(ye) 融資難問題,但與(yu) 此同時,聯盛、海鑫、中誠信托三大事件令山西的金融機構紮緊了口袋。在山西省農(nong) 村信用社內(nei) 部,聯盛集團在柳林縣的子公司破產(chan) 導致的信用聯社不良貸款被稱為(wei) “柳林事件”,據報道,短短時間內(nei) ,農(nong) 信社係統給聯盛集團相關(guan) 公司放出了超過40億(yi) 貸款。
  省聯社日前專(zhuan) 門下發文件,要求各級農(nong) 信社要重點關(guan) 注涉煤行業(ye) 貸款風險防控工作。
  “抱團欠款”
  沿著羅克路進山,這條臨(lin) 汾市重要的運煤通道已不如往日熙攘。
  “煤礦還在生產(chan) ,但產(chan) 量隻有60萬(wan) 噸,與(yu) 去年持平。”潞安集團整合的一座當地煤礦的生產(chan) 經理顧順林(化名)說。
  “現在煤價(jia) 是190元每噸,基本上可以做到不虧(kui) 損,但領導層的獎金都取消了。”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座煤礦2009年開始整合前年產(chan) 量不足30萬(wan) 噸,整合後將年產(chan) 90萬(wan) 噸,但改擴建竣工後的三年,也是煤炭市場下行的三年,“每年都達不到滿負荷產(chan) 能。”
  山西省統計局11月26日數據顯示,10月份,山西省原煤產(chan) 量7992.78萬(wan) 噸,同比增長5.2%,連續三個(ge) 月同比增長,1—10月累計原煤產(chan) 量同比下降0.2%。
  山西省統計局相關(guan) 專(zhuan) 家表示,煤炭工業(ye) 增加值增長,一方麵與(yu) 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有關(guan) ,另一方麵也與(yu) 冬季采暖期用煤需求增加相關(guan) ,總體(ti) 上是積極的變化。但這一變化或隻是偶然性的短期波動,山西經濟總體(ti) 上仍然處於(yu) 最困難的時期。
  聯盛破產(chan) 重整案件讓本就吃緊的銀企關(guan) 係雪上加霜。今年9月的一份招投標公告顯示,目前法院已經裁定受理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等23個(ge) 企業(ye) 破產(chan) 重整。截至2015年1月31日,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並財務報表顯示,其未經審計的資產(chan) 總額為(wei) 506億(yi) 元人民幣。
  “現在不止煤炭企業(ye) 貸款難,銀行還想辦法‘抽貸’。本來業(ye) 務員說得好好的,隻要還清上一筆貸款,馬上可以放下一筆,但等煤礦還上貸款,那邊就沒消息了。”山西省煤炭廳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
  “在以前,煤老板之間通過互保就能拿到銀行貸款,但是聯盛集團出事以後,銀行就不認可互保模式了。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抱團欠款’,甚至‘抱團逃債(zhai) ’的情。”他說。
  融資難度加大的同時,融資成本卻在提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得到的數據顯示,山西五大煤企之一的晉煤集團,今年的銀行貸款規模減少了10%左右,晉煤集團本部貸款利率卻上浮了10%,子公司更是平均上浮約15%。
  “朔州市有52座煤礦,今年上半年有接近30%的煤礦停產(chan) ,還有一半的煤礦減產(chan) 。但朔州市煤炭行業(ye) 中長期貸款占比較大,所以貸款風險還沒有完全暴露。”一位熟悉當地煤炭產(chan) 業(ye) 的人士介紹。
  清理不良貸款
  在2012年前,煤礦還是金融機構搶破頭皮的優(you) 質客戶。“那個(ge) 時候,經常是信用社理事長親(qin) 自帶隊登門拜訪,能使出的本領都使出來了,又是‘綠色通道’,又是‘特事特辦’。”陽泉市一名已離職的農(nong) 信社信貸業(ye) 務員告訴記者。“結果那一次,一個(ge) 月時間內(nei) 就給那個(ge) 煤礦放了5個(ge) 億(yi) 貸款。”他說。
  但現在,嚴(yan) 防不良貸款反彈成為(wei) 山西省農(nong) 信社的重要任務。2014年,山西省農(nong) 信社係統實現了難能可貴的不良貸款“雙降”。但這個(ge) 成果來得驚心動魄,直到去年11月底,全省還有6個(ge) 市、62個(ge) 縣級機構不良貸款餘(yu) 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
  不良貸款聽證問責成為(wei) 山西省聯社2014年的“一號工程”。山西省110家農(nong) 村信用聯社管理著8400多億(yi) 元資產(chan) ,貸款餘(yu) 額近3600億(yi) 元,是山西省屬金融機構的龍頭。
  但今年6月,山西省委書(shu) 記王儒林撰文稱,農(nong) 信社包袱沉重,不良貸款居高不下,改製重生任務十分繁重。
  山西省聯社曾提出2015年底前化解全部的高風險農(nong) 信社機構,但這一計劃已經拖延,“內(nei) 部意見據說是用兩(liang) 年時間完成。”上述信貸業(ye) 務員說。
  公開信息顯示,2010年時,山西某市13家縣級信用社隻有3家實現盈利,其餘(yu) 10家均為(wei) 虧(kui) 損,潛虧(kui) 信用社高達76.92%。據統計,農(nong) 村信用社每年僅(jin) 少提貸款損失準備缺口一項,就是當年實現利潤數倍。
  據統計,2010年末,該市13個(ge) 縣(市)中,有9個(ge) 縣聯社的不良貸款率高達15%,其中有5個(ge) 信用社高於(yu) 20%到30%。
  “當時的不良貸款主要是小化工、小煉油廠、小鐵廠等五小鄉(xiang) 鎮企業(ye) 和農(nong) 民個(ge) 人壞賬,那些企業(ye) 都已關(guan) 停倒閉了,沒法收回欠款。”上述業(ye) 務員說。
  公開數據顯示,山西省地方金融機構共7類154家。截至2014年年末,全省地方金融機構不良資產(chan) 已近450億(yi) 元。
  但在實體(ti) 經濟下行中,仍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山西省金融總資產(chan) 達到3.4萬(wan) 億(yi) 元。在地方政府的積極奔走下,就連在聯盛事件中“受傷(shang) ”頗深的國開行,今年以來也向山西國有重點煤炭企業(ye) 發放維穩貸款37億(yi) 元。
  但金融機構如今已不把貸款放進煤炭一隻籃子。公開數據顯示,晉城市上半年全市貸款增加60.8億(yi) 元,其中投向煤炭行業(ye) 隻有21.9億(yi) 元,文化產(chan) 業(ye) 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另外的主要融資行業(ye) 。
  “我們(men) 這座煤礦的技改隻花了二三億(yi) ,已經算非常節約的了。有的年產(chan) 能90萬(wan) 噸的煤礦,技改費用花了9個(ge) 億(yi) 。”潞安集團在蒲縣某煤礦的生產(chan) 經理顧順林說。
  2009年開始,山西省開始全省範圍的煤炭資源整合,參與(yu) 整合的主體(ti) ——大型煤炭國企和民營企業(ye) 集團花費了巨額費用,其中很大部分來自金融機構貸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5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調查了山西省內(nei) 20家金融機構,其各項貸款餘(yu) 額較煤炭資源整合前增加了45.69%,其中煤炭行業(ye) 貸款餘(yu) 額較整合前增加了94.30%,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的比例由整合前的15%上升為(wei) 20%。
  這份報告顯示,在上述貸款中,農(nong) 信社餘(yu) 額近14.9億(yi) 元、占比79.68%,居各機構首位。但農(nong) 信社的14.06%的貸款不良率也是各機構中最高的。
  “但2009年開始整合時,煤價(jia) 是每噸900元,現在則是每噸190元”,顧順林說,整合後煤礦的盈利壓力可想而知。
  “那個(ge) 時候的煤礦貸款非常混亂(luan) ,甚至有的煤礦沒有抵押就從(cong) 金融機構拿到了巨額貸款。”北京一名曾參與(yu) 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律師告訴記者。
  銀企抱團過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不完全數據顯示,煤炭行業(ye) 近幾年來的貸款餘(yu) 額占比一直處在大幅上漲過程中。2007年,煤炭行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708億(yi) 元,占各項貸款比例為(wei) 12.8%,2013年則猛增至3830億(yi) 元,占比也增長到25.5%。
  “排雷”成為(wei) 金融機構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
  6月8日,山西召開全省農(nong) 信社風險處置推進會(hui) 議,會(hui) 後於(yu) 6月12日出台《山西銀監局關(guan) 於(yu) 加強監管引領加快推進高風險農(nong) 村信用社重組改製的通知》。
  今年4月28日,山西省農(nong) 村信用社理事長崔聯會(hui) 在促進農(nong) 信社化解風險達標升級工作會(hui) 議上介紹,全省共有27家縣級機構成功改製農(nong) 商行,其中有11家高風險機構通過改製成功化險,改製後的農(nong) 商行不良率平均為(wei) 3%。
  “一家農(nong) 村信用聯社的股本金可能隻有兩(liang) 三百萬(wan) 元。”上述參與(yu) 了山西煤炭資源整合的北京律師說。信用社改製需要擴充股本金,這再次將煤炭行業(ye) 和金融機構牽到了一起。
  公開報道稱,潞城市聯社就及時將募股重點轉向省內(nei) 因煤炭資源整合退出而手握重金的前“煤老板”群體(ti) 。工商資料顯示,改製而成的潞城市農(nong) 商行注冊(ce) 資本5億(yi) 元,共有超百名股東(dong) ,其中絕大多數為(wei) 個(ge) 人股東(dong) 。
  11月28日,山西省政府就《山西省煤炭資源礦業(ye) 權出讓轉讓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涉及到礦業(ye) 權抵押內(nei) 容。
  上述山西省煤炭廳不願透露姓名人士介紹,采礦權抵押登記備案過程目前存在很多困難,如果成功化解這些困難,可以大大緩解煤炭企業(ye) 產(chan) 權融資難題。“比如實際操作中,采礦權抵押率低,無法重複抵押。”他說。
  太原市一名多年從(cong) 事礦產(chan) 資源業(ye) 務的律師介紹,因為(wei) 采礦權價(jia) 值本身較大,該價(jia) 值遠遠高於(yu) 債(zhai) 權本身價(jia) 值,因此煤礦企業(ye) 希望對采礦權作多次抵押。”但征求意見稿第六十條又將‘已繳清全部礦業(ye) 權價(jia) 款’作為(wei) 抵押條件,會(hui) 限製采礦權融資的可行性”,山西中呂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豔紅向記者表示。
  山西省政府已兩(liang) 次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積極推進全省煤礦企業(ye) 采礦權抵押貸款限時征繳采礦權價(jia) 款工作。公開報道稱,全省計劃至3季度末完成征繳資源價(jia) 款130億(yi) 元。
  為(wei) 了調動金融機構積極性,山西省政府將“采礦權抵押工作”納入2015年金融機構績效考核範圍,對不支持的金融機構實行“一票否決(jue) ”。
  “這份管理辦法肯定會(hui) 規範礦業(ye) 權抵押的操作,但目前市場形勢下,更多人會(hui) 關(guan) 心,礦業(ye) 權抵押出去後,誰來接盤?”顧順林說,“如沒有符合條件的采礦權受讓人,銀行的抵押權如何實現?”
  而停產(chan) 一年的李長武則笑了一笑,“煤礦現在隻有一張生產(chan) 許可證,連營業(ye) 執照都是臨(lin) 時的,拿什麽(me) 去抵押貸款?”(《21世紀經濟報道》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