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 > 華為攪局能源圈:看似低調神秘 總能卷起旋風
華為攪局能源圈:看似低調神秘 總能卷起旋風 2018-10-23 10:33:07

摘要:華為(wei) 正以不為(wei) 人察覺的速度改造著光伏和整個(ge) 能源領域,所到之處,總能卷起旋風。

  華為(wei) 正以不為(wei) 人察覺的速度改造著光伏和整個(ge) 能源領域,所到之處,總能卷起旋風。
  10月20日,2018首屆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領跑論壇在江蘇泗洪啟幕。在一期總規模500MW的領跑者基地中,華為(wei) 智能光伏份額360MW,占比72%。華為(wei) 智能光伏業(ye) 務總裁許映童在論壇上提出,麵向平價(jia) 上網的新價(jia) 值主張:“AI加持,1500V智能光伏使能平價(jia) 上網”。其實,華為(wei) 在做的,遠不止這些。
  兩(liang) 個(ge) 月前,華為(wei) 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半年的銷售收入為(wei) 3257億(yi) 元人民幣。這個(ge) 數字,比互聯網三巨頭騰訊、阿裏、百度的銷售總額還多了1000億(yi) 元人民幣。
  但外界沒有注意到的是,這家業(ye) 務遍及全球170多個(ge) 國家,擁有18萬(wan) 名員工,在世界500強中位列第83位的企業(ye) ,正以不為(wei) 人覺察的速度改造著光伏和整個(ge) 能源領域,而其核心武器就是能源互聯網。
  美國學者傑裏米·裏夫金(JeremyRifkin)於(yu) 2011年在其作品《第三次工業(ye) 革命》中預言,以新能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入結合為(wei) 特征,一種新的能源利用體(ti) 係即將出現,他將他所設想的這一新的能源體(ti) 係命名為(wei) 能源互聯網。這也是能源互聯網概念第一次被提出。
  隨著各國政府的重視,能源互聯網概念得到廣泛傳(chuan) 播,也吸引了一批企業(ye) 重金投入。而在國內(nei) 市場上,隨著華為(wei) 的入場,真正的戰爭(zheng) 似乎才剛打響。
  雖然看似低調神秘,但華為(wei) 所到之處,總能卷起旋風。
  “華為(wei) 進入哪個(ge) 行業(ye) ,哪個(ge) 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就該擔心了。”天合光能一位高管說。
  斜路殺出
  2010年,光伏領域的企業(ye) 還不知道,它們(men) 將迎來一大勁敵。
  此前,中國光伏從(cong) 無到有,一路狂飆。2008年,經曆了金融危機帶來的一落千丈後,這一年,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重現繁榮。
  然而,表麵的樂(le) 觀背後,存在巨大隱患。彼時,曾有專(zhuan) 家憂心忡忡地告訴《中國企業(ye) 家》,光伏作為(wei) 我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隱藏著“兩(liang) 頭在外”的隱患。原材料、關(guan) 鍵技術與(yu) 設備90%以上靠進口,90%以上的產(chan) 品依賴出口。
  更大的問題是,光伏在應用領域還處於(yu) 各自為(wei) 戰的粗放階段。華為(wei) 公司企業(ye) 無線產(chan) 業(ye) 發展部部長告訴本刊,即便到現在,我國大部分電網設備還處於(yu) 無網絡連接狀態,不能實現實時監控檢測,隻有少量用於(yu) 必要日常操作的網絡連接。2014年,中國配電網的通信覆蓋率僅(jin) 20%左右。國家能源局相關(guan) 計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配電網的通信覆蓋率要達到95%,配電自動化率要達到90%以上。
  許多光伏企業(ye) 已經在試圖擺脫低端發展模式。這一年,華為(wei) 盯上了光伏逆變器市場。
  光伏是目前世界上占比最高的清潔電力供應方式之一。而華為(wei) 之所以選擇逆變器,是因為(wei) 在光伏電力數字化過程中,逆變器是關(guan) 鍵的接入點、信息傳(chuan) 輸管道,甚至是“大腦”。
  耗時三年,華為(wei) 推出了第一款光伏逆變器。而這一年,發現光伏並不好做的德國西門子和德國博世不約而同宣布退出光伏領域。
  區別於(yu) 行業(ye) 同儕(chai) ,華為(wei) 推行的是組串式逆變器。
  組串逆變器不受組串間模塊差異和遮影的影響,減少了光伏組件最佳工作點與(yu) 逆變器不匹配的情況,故障發生時的損失也較低,且生命周期維護成本更低,客觀上增加了發電量,降低了維護成本。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型光伏電站開始使用組串逆變器。但曾經,光伏行業(ye) 組串式逆變器很難得到業(ye) 主的認可,市場一直做不起來。早在2011年前後,丹麥工業(ye) 巨頭丹佛斯就曾在華布局組串式逆變器,但最終折戟而返。而華為(wei) 用一年時間,就打開了組串式逆變器的市場局麵。
  業(ye) 內(nei) 觀察人士稱,華為(wei) 看到了業(ye) 主的痛點,在整個(ge) 行業(ye) 大打價(jia) 格戰、主推集中式逆變器的趨勢中,劍走偏鋒,選擇了這條完全不同的打法。“華為(wei) 這樣做是因為(wei) 集中式逆變器的價(jia) 格太爛,做了也沒意思。另外一個(ge) 很大的原因,就是華為(wei) 在大功率的平台根本沒有優(you) 勢,而是借力打力,把自己在中小功率段電源的優(you) 勢延續到光伏產(chan) 業(ye) 上。”
  《中國企業(ye) 家》記者了解到,華為(wei) 逆變器研發團隊超過300人,其中70%以上為(wei) 碩士,10%為(wei) 博士,10%為(wei) 外籍專(zhuan) 家,正是這個(ge) 精英團隊在業(ye) 內(nei) 推進了“矽進銅退”。“矽”指以芯片、軟件為(wei) 代表的數字信息部件,“銅”指電容、電感等電力電子部件。“矽進銅退”是增加芯片、軟件等“矽”部件的使用,通過更精確的功率轉換和控製技術,使輸出更平順,同時減少電容、電感等“銅”部件的數量和容量。
  由於(yu) “銅”部件的數量和容量的減少,“矽進銅退”使逆變器的體(ti) 積和重量大大減小,而且更容易通過技術創新和大規模製造來降低成本。
  由於(yu) 芯片和軟件的引入,每台逆變器都變成了一個(ge) “大腦”,這讓光伏電站的智能化運維得以實現,可以對每路組串的輸入進行智能檢測、智能故障處理、遠程升級等。
  直到華為(wei) 推出FusionSolar智能光伏係統,以及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後,業(ye) 內(nei) 同行才發現,華為(wei) 從(cong) 一開始,就沒有把逆變器當成單獨的產(chan) 品來做,而是“智能光伏解決(jue) 方案”的硬件基礎。
  2013年底,華為(wei) 在業(ye) 內(nei) 第一個(ge) 提出了“智能光伏”的理念。並在第二年建成的格爾木220MW智能光伏電站和拉西瓦12MW智能光伏電站中,把逆變器產(chan) 品從(cong) “啞設備”變成了可感知、能交流的“智能大腦”。
\
製圖:中國企業(ye) 家
  攪局者
  華為(wei) 的狼性文化,在逆變器的營銷上體(ti) 現得淋漓盡致。
  三年前,當中民投將建全球最大光伏電站寧夏鹽池電站的消息傳(chuan) 出後,中民投的辦公室便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華為(wei) 的營銷團隊長期“駐紮”進了這個(ge) 辦公室,展開了一對一的“攻克”。
  最終,華為(wei) 中標中民投該項目的光伏逆變器組串型戰略采購,寧夏鹽池電站裝上了華為(wei) 逆變器。
  爭(zheng) 奪市場份額過程中,隻要華為(wei) 盯上的項目,不管環境多麽(me) 惡劣,地勢多麽(me) 偏僻,都有銷售團隊的身影。由於(yu) 是非標產(chan) 品,針對不同企業(ye) ,逆變器具有很大差異,因此在項目建設期間,華為(wei) 團隊幾乎全程跟進。
  其實,光伏逆變器產(chan) 業(ye) 門檻並不高,尤其一些小企業(ye) ,曾經一度以擴大生產(chan) 規模,做大逆變器的容量、打價(jia) 格戰搶占市場。過去10年,集中式逆變器的功率從(cong) 開始的千瓦級逐步做到兆瓦級,價(jia) 格也從(cong) 兩(liang) 元降到了兩(liang) 毛。
  在利潤如此微薄的領域,晚了數年才進入的華為(wei) 卻能迅速崛起。
  原因之一是,其主打的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產(chan) 品係列具有較高的性價(jia) 比,易維護和技術可靠等競爭(zheng) 力。然而,華為(wei) 慣用的主動積極的營銷方式,對其擴大市場份額更加功不可沒。
  在強大的攻勢下,2014年,華為(wei) 智能光伏電站解決(jue) 方案出貨量4GW,訂貨量5.5GW,直追行業(ye) 老大陽光電源。逐漸,華為(wei) 在分布式小中功率逆變器出貨量顯出了優(you) 勢,而曾經的“老大”,集中式大功率逆變器的龍頭陽光電源壓力可想而知。
  2015年國家能源局實行光伏“領跑者”計劃,華為(wei) 智能光伏獲得50%的份額。2016年,能源局繼續擴大示範基地,共550萬(wan) 千瓦,華為(wei) 智能光伏獲得65%的份額。
  隨著銷售團隊的日夜奔襲,華為(wei) 大大壓縮了其他小企業(ye) 的市場和利潤空間,並把在市場上征戰二十多年的逆變器巨頭陽光電源挑下馬。
  華為(wei) 入局第三年的2015年,坊間就有消息稱,華為(wei) 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陽光電源,成為(wei) 中國第一。
  陽光電源的反應相當強烈,甚至毫不避諱地發布澄清公告稱:經核查,截至本公告日,尚未有行業(ye) 主管部門以及第三方研究機構對國內(nei) 光伏逆變器市場占有率的排名統計。2014年,本公司光伏逆變器全球訂貨量5.89GW,發貨量4.23GW,其中國內(nei) 發貨量3.8GW,實現海內(nei) 外市場的穩步增長。根據主管部門對國內(nei) 光伏市場裝機增量的統計,本公司預計2014年度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保持在30%~40%,因此無論是訂貨量還是發貨量,本公司均超過華為(wei) 。
  上述業(ye) 內(nei) 人士稱,盡管華為(wei) 力圖打造技術顛覆者形象,但事實上,華為(wei) 更勝在市場造勢。“華為(wei) 對外宣傳(chuan) 的逆變器自然冷卻技術並非顛覆式創新,但經過包裝,成了一個(ge) 高大上,別人沒法跨越的技術瓶頸,可見華為(wei) 超強的市場能力。”
  而陽光電源的反超努力從(cong) 未停止。2015年的愚人節,陽光電源與(yu) 阿裏雲(yun) 計算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jue) 定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在智慧光伏電站、能源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雲(yun) 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等領域合作,共同推進相關(guan) 領域雲(yun) 服務業(ye) 務的發展。
  業(ye) 內(nei) 的解讀是,陽光電源聯手阿裏明顯是為(wei) 了抗衡華為(wei) ,然而“這是徒勞的。IT和通信核心技術並不是阿裏的專(zhuan) 長,後者無法真正協助陽光電源打造智能光伏電站解決(jue) 方案”,一位不具名的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評論說。
  在華為(wei) 的強力推動下,全球逆變器市場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格局。
  以2017中國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為(wei) 例,組串逆變器產(chan) 品占比超過80%以上,出貨量首次超過集中式逆變器。GTMResearch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三相組串式逆變器總出貨量超46GW,同比增長49%,高出集中式逆變器近4GW。
  這個(ge) 榜單發布的2017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也顯示,華為(wei) 以26.4%的市場占有率連續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逆變器供應商。
  老大之爭(zheng) 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小。
  全方位布局
  事實上,攪局者不止華為(wei) ,不少互聯網企業(ye) 龍頭也紛紛進軍(jun) 光伏領域。
  協鑫一名高管告訴本刊記者,電力能源領域一定是未來的藍海。與(yu) 互聯網相比,光伏電站有明顯優(you) 勢。水電火電等能源皆以年來計算工期,而光伏電站的建設周期很短,很少有超過半年的。短期內(nei) 的大資金流動,很有利於(yu) 投資。“餘(yu) 額寶收益才百分之三四,光伏電站的收益率是15%,完滅餘(yu) 額寶。”
  華為(wei) 不同於(yu) 能源企業(ye) 帶著沉重的肉身,也不同於(yu) 互聯網企業(ye) 的脫離實體(ti) 。其作為(wei) 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wei) 曾提供多種場景的通信設備供電網絡能源解決(jue) 方案,在數字信息技術領域和電力電子技術領域都有積累。
  “華為(wei) 公司智能光伏解決(jue) 方案融入了其在全世界領先的數字信息技術、4G無線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核心芯片、軟件等技術,使互聯網+光伏落到了實處,得到了規模應用,使中國的光伏電站和通信行業(ye) 一樣走到了世界前列。”原國務院參事石定寰稱。
  而光伏發電、信息技術兩(liang) 大領域的跨界和創新,其結合即為(wei) 智能化光伏電站。
  這要求電站數字化,設備可感知、連接和控製。其背後需要的技術,包括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實現故障預判、主動預防性運維提供數據基礎;使用智能無人機巡檢,開發出智能光伏發電監控係統具有智能清洗預測、告警專(zhuan) 家、就近匹配結合機器派單服務等等功能。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麵,華為(wei) 確實具備優(you) 勢。
  而智能光伏隻是華為(wei) 的切入口而已。
  目前華為(wei) 的ICT(信息和通信)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煤、電、油、氣等能源行業(ye) 的各個(ge) 環節,推出了數字油田、全連接電網、智慧礦山等解決(jue) 方案。
  針對石油石化、電力行業(ye) ,華為(wei) 分別成立了大企業(ye) 係統部和電力係統部,這是麵向中國市場成立的銷售與(yu) 服務部門,涉及石油、石化、海油、發電、配電、電網等多個(ge) 細分領域。如,在石油石化領域,華為(wei) 已與(yu) 中油瑞飛、石化盈科、勝利軟件等展開了合作;在電力領域,則與(yu) 南瑞繼保、四方股份、東(dong) 方電子、積成電子等簽署了戰略協議。
  工信部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智能電網與(yu) 裝備”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劉建明告訴本刊記者,能源互聯網的本質是能源的高效綜合利用。
  他稱,能源互聯網主要分為(wei) 以下幾種:一種是家庭能源管理和樓宇能源管理;第二種是區域能源互聯網和城市能源互聯網;第三種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目的都是通過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合理有效地利用水、電、油、氣、光、風、儲(chu) 能等多種能源。
  “而ICT和能源互聯網之間耦合度極高,今後ICT將是能源互聯網的中樞神經。在無線通信技術方麵,電力係統原來采用的230MHz頻率,電力行業(ye) 主要用其做電力負荷管理,以解決(jue) 電力係統停電、欠費等問題,保障電力係統的供電安全。而華為(wei) 參與(yu) 了這方麵的研究工作,今後能為(wei)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劉建明說。(來源:中國企業(ye) 家  作者:周夫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