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家新能源公司發布三季報預告 業績喜憂參半 2018-10-16 14:36:14
摘要:2018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已經開始,截至10月15日,據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經有91家新能源公司發布了三季報預告。
2018年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已經開始,截至10月15日,據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經有91家新能源公司發布了三季報預告,其中,1家預計業(ye) 績增虧(kui) ,20家公司預增,10家公司預減,6家公司續盈,3家公司續虧(kui) ,17家首虧(kui) ,6家公司扭虧(kui) ,14家略增,13家略減,1家不確定,以此計算的話,有46家公司業(ye) 績預喜,但也值得注意的是,有45家預計公司的業(ye) 績不振。

而從(cong) 新能源上市公司預計的淨利潤降幅情況,更直觀的可以看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的壓力,目前,公布淨利潤同比增降幅的公司共有83家其中41家同比下滑,接近50%。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今年“531”以及一係列關(guan) 於(yu) 新能源的政策的發布部分影響了公司的盈利,另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對公司的經營產(chan) 生了一定的影響。
41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超億(yi) 元
雖然,有接近一半的新能源公司淨利潤出現下滑,但也需要看到,仍有41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的淨利潤超億(yi) 元,這其中金風科技預計淨利潤穩定居前,公司預計淨利潤為(wei) 22.96億(yi) 元至34.44億(yi) 元,同比增長50%,雖然對於(yu) 業(ye) 績增長的原因,公司僅(jin) 表示,主要由於(yu) 自營風電場發電量及風機銷售容量同比增加所致。但有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公司一直是風電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近幾年的淨利潤都在穩定增長,可以看出行業(ye) 複蘇的跡象,另外,2018年我國的棄風率也在下降,也有助於(yu) 風電企業(ye) 的業(ye) 績增長。
另外,金風科技此前曾表示,風電競價(jia) 上網政策有利於(yu) 風電行業(ye) 健康發展、推動解決(jue) 風電補貼及消納問題,有利於(yu) 促進設備環節係統精益、優(you) 勝劣汰,有利於(yu) 設備質量好、係統解決(jue) 方案提供能力強、有實力推動發電效率提高的風電企業(ye) ,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除金風科技外,還有多家公司的淨利潤超10億(yi) 元,如:金科股份、比亞(ya) 迪、東(dong) 旭藍天、東(dong) 華能源等。10月15日,東(dong) 旭藍天發布了三季報業(ye) 績預告,報表顯示,公司預計淨利潤13.5億(yi) 元至14.3億(yi) 元,同比增長317.51%至342.25%,對於(yu) 業(ye) 績的增長,公司稱,主要因轉讓房地產(chan) 業(ye) 務收益及過渡期損益13.37億(yi) 元計入本期的投資收益(扣除所得稅費用後對本期利潤影響約10.6億(yi) 元);同時公司投建的電站陸續並網發電,以及公司生態環保產(chan) 業(ye) 業(ye) 績逐步釋放,扣除地產(chan) 投資收益影響1月份至9月封麵利潤相比去年同期仍保持增長。
東(dong) 華能源方麵則預計,公司淨利潤為(wei) 8.15億(yi) 元至12.2億(yi) 元,同比增長50%,對於(yu) 業(ye) 績的增長,公司稱,預計2018年1月份至9月份貿易量同比有所增加。國際液化石油氣價(jia) 格的波動、匯率波動、國內(nei) 能源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走勢等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可能會(hui) 影響到業(ye) 績預告的準確性。
除淨利潤高的公司值得關(guan) 注外,今年前三季度*ST新能的淨利潤也有起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為(wei) 5.55億(yi) 元至5.73億(yi) 元,同比增長198.81%,不過,公司稱,業(ye) 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nei) 公司實施重大資產(chan) 出售,根據公司與(yu) 華能泰山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山電力公司”)簽署的《資產(chan) 出售協議之補充協議》及《資產(chan) 交割確認書(shu) 》,本公司向泰山電力公司出售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年7月31日母公司賬麵除應收股利、應交稅費及所持有的曲阜電纜51%股權外的全部資產(chan) 和負債(zhai) ,雙方於(yu) 2018年2月1日對標的資產(chan) 進行了交割,實現轉讓收益5.67億(yi) 元。
部分企業(ye) 業(ye) 績出現虧(kui) 損
10月13日,*ST凱迪發布了前三季度業(ye) 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虧(kui) 損18億(yi) 元至24億(yi) 元,同比減少3972.58%至5263.44%,公司稱,由於(yu) 債(zhai) 務違約,發生多起訴訟、仲裁,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一些生物質電廠停產(chan) ,發電量及收入大幅下降,公司財務費用過高,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另外,10月12日,向日葵也發布了前三季度業(ye) 績預告,公司稱,淨利潤虧(kui) 損2.4億(yi) 元至2.45億(yi) 元,公司稱,本報告期內(nei) ,光伏組件銷售價(jia) 格持續下跌,導致毛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毛利額減少,而期間費用相對穩定,導致虧(kui) 損加大;本報告期內(nei) ,公司對外出售了子公司浙江優(you) 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浙江優(you) 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後續不再從(cong) 事多晶矽生產(chan) 和銷售,產(chan) 生了較大固定資產(chan) 減值損失和經營利潤的虧(kui) 損。
雖然部分新能源公司的業(ye) 績出現下滑和虧(kui) 損,但我國新能源公司以及行業(ye) 的環境正在不斷好轉。國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日均發電量和全國全社會(hui) 用電量均創曆史新高,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上半年居民和服務業(ye) 用電量增加,是拉動發電量增量的主要因素。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正不斷加大中國傳(chuan) 統火電企業(ye) 的經營成本,長期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仍然會(hui) 是能源發電企業(ye) 未來投資建設重要的考量因素。與(yu) 環境治理結合的新能源開發,已逐漸成為(wei) 發電企業(ye) 首選的投資運營模式。
從(cong) 近年全球能源發展的大趨勢觀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出於(yu) 能源安全和環保因素的考量,在兼顧經濟性的前提下,已逐步完成的以風電和光伏清潔能源為(wei) 主的存量能源結構替代。而中國國內(nei) 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的迅速擴大,令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市場競爭(zheng) 力越來越強,未來其發展速度或將加快。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