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國家電網格局將巨變 互聯整合成東西兩大電網
國家電網格局將巨變 互聯整合成東西兩大電網 2015-11-06 10:07:35

摘要:根據11月2日召開的國家電網第四季度工作會(hui) 議部署,中國現有電網格局將實現重大變化,華北、華中、華東(dong) 、東(dong) 北、西北等交流同步電網,到2020年將互聯整合為(wei) 東(dong) 部、西部兩(liang) 大電網。

  根據11月2日召開的國家電網第四季度工作會(hui) 議部署,中國現有電網格局將實現重大變化,華北、華中、華東(dong) 、東(dong) 北、西北等交流同步電網,到2020年將互聯整合為(wei) 東(dong) 部、西部兩(liang) 大電網;到2025年,東(dong) 、西部電網則通過同步互聯工程,形成一個(ge) 同步電網。

  根據《關(guan) 於(yu)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副主任劉鶴表示,要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總體(ti) 部署,結合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通信、軍(jun) 工等領域改革,開展不同領域混合所有製改革的試點示範。

  2015年3月份,新一輪電力體(ti) 製改革的指導性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正式出台,開啟了萬(wan) 億(yi) 元電力市場改革大幕。之後,發改委分別就新能源發電、需求側(ce) 管理、輸配電價(jia) 改革試點和跨省跨區電力交易出具指導方案。目前市場正在期盼電力市場建設、交易體(ti) 製改革、發用電計劃改革、輸配電價(jia) 改革和售電側(ce) 體(ti) 製改革等電改關(guan) 鍵性配套文件的出台。

  互聯整合成東(dong) 西兩(liang) 大電網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作為(wei) 世界上第一大電力生產(chan) 國,由於(yu) 經濟增速趨穩,中國正麵臨(lin) 著電力過剩的難題,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棄風棄光的情況,為(wei) 此,國家電網擬通過構築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方式,來破解這個(ge) 頑疾。

  在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ya) 看來,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核心是建設連接包括“一極一道”在內(nei) 的全球各類清潔能源基地與(yu) 主要負荷中心的跨國、跨洲骨幹網架和洲際聯網通道。

  11月3日,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學術講座上表示,中國風能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太陽能聚集在西部地區,這類資源都存在一個(ge) 相對集中的問題,但卻沒有與(yu) 之相應的負荷匹配,因為(wei) 沒有那麽(me) 多的需求用戶,所以亟待通過電網在一個(ge) 更大的範圍內(nei) 去優(you) 化、消納。“可以這樣說,電網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

  根據11月2日召開的國家電網第四季度工作會(hui) 議部署,中國現有電網格局將實現重大變化,華北、華中、華東(dong) 、東(dong) 北、西北等交流同步電網,到2020年將互聯整合為(wei) 東(dong) 部、西部兩(liang) 大電網;到2025年,東(dong) 、西部電網則通過同步互聯工程,形成一個(ge) 同步電網。

  國家電網方麵提供的信息顯示,西部電網由西部不同資源類型的電網互聯形成,東(dong) 部電網則主要是東(dong) 部主要受電地區電網互聯形成。

  蔣莉萍表示,中國之所以出現棄風棄電問題,一定程度上是因為(wei) 電源開發與(yu) 電網發展不匹配、不協調造成的。“從(cong) 全國整體(ti) 角度看,消納能力是有的,但中國風電光電是集中開發的方式,這就需要電力係統為(wei) 這些能源搭建一個(ge) 更大的網絡去消納、吸收。”她表示。

  按照國家電網的規劃部署,將現有電網互聯整合為(wei) 東(dong) 、西部兩(liang) 大電網,進而融合為(wei) 一個(ge) 同步電網,屆時不僅(jin) 可以解決(jue) 中西部地區電力消納的問題,也可以讓東(dong) 南沿海等用電集中地區的用電需求得到滿足,從(cong) 一定程度上限製石化能源發電的擴張。

  作為(wei) “黑哥倆(lia) 兒(er) ”的煤炭、石油在中國能源結構中正在並仍將占據重要位置,但發展清潔能源已經成為(wei) 業(ye) 界共識,然而,清潔能源大多需要轉化為(wei) 電能才能被高效利用。

  基於(yu) 此,推進清潔替代、電能替代便成為(wei) 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戰略方向;換句話說,讓清潔能源轉化為(wei) 電能,通過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實現全國、洲內(nei) 乃至洲際互聯互通。國家電網通過重塑東(dong) 、西部兩(liang) 大電網,並在2025年將其融合為(wei) 一個(ge) 同步電網,實際上就是在構建全國能源互聯網。

  然而,在11月3日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學術講座上,聚焦的話題除了需要克服的難題以外,就是全球能源實現洲內(nei) 、洲際互聯互通的意義(yi) 。

  蔣莉萍表示,特高壓輸電距離可以達到5000千米以上,大電網可以利用不同區域負荷特性差異,平衡不同地區的各種可再生能源,實現各類能源聯合高效地協調運行,實現多種能源開發的綜合效益最大化。

  “今年3月,太陽能發電占比高達50%的德國遭遇日全食,但有驚無險,並沒有出現大麵積停電的情況,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多虧(kui) 了歐洲大電網。”蔣莉萍稱。德國遭遇日全食過程中,歐洲電網公司動員所有控製室,保持不間斷溝通,並借助儲(chu) 備電力來平衡整體(ti) 電力係統,還幫助了該地區的其他國家正常用電。

  售電放開是電改最大亮點

  據證券日報報道,2015年9月16日,在國新辦組織召開的經濟體(ti) 製改革重點任務進展與(yu) 成效發布會(hui) 上,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國企國資改革的係列文件正在陸續出台,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相關(guan) 配套文件陸續出台。

  業(ye) 內(nei) 一致認定此輪新電改方案中,售電業(ye) 務市場將放開是最大亮點。電力係統分為(wei) 發、輸、配、售四環節,在發電市場放開後,售電市場將成為(wei) 第二個(ge) 被放開的環節。其中,發電企業(ye) 如五大電力集團以及有資金實力的民營資本集團有望率先進入售電側(ce) ,成立售電公司。有電力業(ye) 內(nei) 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五大電力集團都已開始著手進入售電市場的研究和準備工作。

  電力行業(ye) 分析師朱純陽認為(wei) ,售電的放開會(hui) 對電力行業(ye) 產(chan) 生深遠影響,有利於(yu) 實現發電量市場化和電價(jia) 市場化,加劇發電企業(ye) 之間的市場競爭(zheng) ,企業(ye) 的經營管理水平將在電力市場份額爭(zheng) 奪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優(you) 質主體(ti) 將會(hui) 脫穎而出。

  自2015年3月15日《關(guan) 於(yu) 進一步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的若幹意見》出台之後,發改委連發四份配套文件,分別從(cong) 新能源發電、需求側(ce) 管理、輸配電價(jia) 改革試點和跨省跨區電力交易等不同的角度為(wei) 放開售電市場奠定了基礎。後續的配套政策預計會(hui) 從(cong) 售電市場主體(ti) 、交易原則、交易機構、發用電計劃體(ti) 製改革等方麵來規範售電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大範圍的售電市場放開仍需要一定時間,現階段仍會(hui) 采取在一些試點地區先推行再逐步向全國推進的做法。優(you) 先完成輸配電價(jia) 改革,且電力供需較為(wei) 寬鬆的地區有望率先開啟售電市場改革試點。目前全國共7家試點區域,已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措施。

  漸進性改革更適合我國國情

  市場認為(wei) ,新電改方案的優(you) 點是可操作性很高,雖然沒有拆分電網,但改變了電網的盈利模式,對於(yu) 解決(jue) 國內(nei) 電力行業(ye) 中存在的具體(ti) 問題,是一種阻力較小但收效明顯的改革辦法。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wei) ,新電改方案均是原則性表述。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吳疆就曾表示,正式方案中由於(yu) 缺失了“電網企業(ye) 不再負責電力統購統銷”、“實現電網企業(ye) 輸配電業(ye) 務獨立核算”等條款而變得很不徹底。

  有能源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此次改革方案隻是看起來很美”——最關(guan) 鍵的調度獨立問題在方案中語焉不詳,對交易獨立也有諸多限製。

  為(wei) 此,記者采訪了郴電國際董事長秘書(shu) 袁誌勇。郴電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cong) 事電力供應的公司,負責郴州市區70%和四縣兩(liang) 區的電力供應,也是我國首批實行“廠網分開”的獨立配電網公司。

  袁誌勇表示,如今雖然電力體(ti) 製改革聲浪很高,但就目前來看對各電企日常運營並無太大影響。

  他認為(wei) 電力體(ti) 製改革能否順利推進,主要取決(jue) 於(yu) 市場監管,核心問題集中在兩(liang) 個(ge) 方麵:首先是入網監管問題。隻有入網沒有歧視,電價(jia) 沒有壓製改革才能進行得下去。電力體(ti) 製改革之後,意味著地方電網企業(ye) 以及地方發電企業(ye) 可以“走出去”,但是如果想“走出去”就要有一係列的配套措施支撐;其次,實踐中還是監管問題。如果仍是兩(liang) 大電網公司說的算,那麽(me) 它不允許你參加電力交易,即使允許,對於(yu) 新的售電主體(ti) 的進駐,兩(liang) 大電網公司下屬的市、縣售電公司是否會(hui) 利用行政權力采取電價(jia) “彈壓”、“稀釋”政策,都會(hui) 直接影響“走出去”的步伐和決(jue) 心。

  準確界定電力行業(ye) 各環節性質、構建售電側(ce) 電力市場成為(wei) 本輪電改能否成功的關(guan) 鍵,在此意義(yi) 上,新電改除原則性表述之外,指導具體(ti) 實施的配套細則顯得至關(guan) 重要。“電力交易機構如何做到相對獨立,政府監管如何強化,我認為(wei) 是電力改革能否走得快、走得遠的根本問題。”袁誌勇如是說。

  資料顯示,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先後對其電力係統進行了改革,但並沒有得到普適模式,美國部分區域的改革甚至已宣告失敗。2012年前國內(nei) 的電力改革的試探,也沒有找到能形成共識的改革方向。並且過去幾年中又湧現出了新能源、新負荷、能源安全等新問題。

  “電力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可能是逐步摸索”。招商證券電氣設備新能源行業(ye) 首席分析師遊家訓認為(wei) :“從(cong) 操作層麵考量,可能漸進性改革更適合我國國情,改革需要更全麵的涉及交易、競爭(zheng) 、監管機製,設計出反映商品價(jia) 格的價(jia) 格體(ti) 係”。(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