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破“一煤獨大” 構架“四梁八柱” 2018-07-16 13:06:07
摘要:去年以來,文旅、大地、雲(yun) 時代、交控、航產(chan) 等一批專(zhuan) 業(ye) 化大集團公司相繼成立,優(you) 化了山西省屬企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也讓山西國企“一煤獨大”格局有所改變。
去年以來,文旅、大地、雲(yun) 時代、交控、航產(chan) 等一批專(zhuan) 業(ye) 化大集團公司相繼成立,優(you) 化了山西省屬企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也讓山西國企“一煤獨大”格局有所改變。這些新型國企不僅(jin) 是山西省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也構架起了山西國民經濟的“四梁八柱”。

山西同煤大唐塔山煤礦一角。新華社發

在山西太鋼集團技術中心基礎與(yu) 應用研究室,工程師正在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查看新產(chan) 品的內(nei) 部結構。
記者燕雁攝
記者燕雁攝

2015年9月,第二屆山西文化產(chan) 業(ye) 博覽交易會(hui) 在太原市煤炭交易中心舉(ju) 行。記者詹彥攝
新國企改變“一煤獨大”格局
“四梁八柱”構架漸現
近日,記者在位於(yu) 山西省晉中市太穀縣城以北的山西省文化產(chan) 業(ye) 園看到,經過一年多建設,具有山西特色的青磚灰瓦的仿古建築已初具規模,這裏既有展覽館,也有酒店。園區工作人員介紹說,整個(ge) 園區是山西文旅集團重點打造的文化產(chan) 業(ye) 之一,分為(wei) 119驛站片區、博物館片區、會(hui) 展中心、文化康養(yang) 等八個(ge) 片區,將於(yu) 2020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山西文旅集團自去年8月成立以來,各項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集團重點打造的“文化旅遊業(ye) 開發運營平台、投融資平台、智慧旅遊信息化平台”三大平台公司已經搭建;酒店管理、景區開發運營、智慧旅遊、文化創意、旅遊地產(chan) 、投融資等六大主業(ye) 板塊正逐步落地。
2017年6月,山西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在解讀《關(guan) 於(yu) 深化國企國資改革的指導意見》時就明確表示,煤炭目前是山西省的支柱產(chan) 業(ye) ,未來要樹起山西國民經濟的“四梁八柱”。郭保民說,為(wei) 建好“四梁八柱”,山西要新組建一批承載山西經濟發展的專(zhuan) 業(ye) 化的大集團公司。第一個(ge) 是組建山西文旅集團,打造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的大集群。第二個(ge) 是組建山西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更好地讓資本發揮作用。第三個(ge) 是雲(yun) 時代大數據公司,要圍繞國企改革發揮大數據作用,將大數據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為(wei) 國企改革、為(wei) 山西經濟發展服務。第四個(ge) 是大地公司,圍繞實現土地占補平衡,在呂梁、臨(lin) 汾、運城進行有效的土地整理,整理後通過交易來為(wei) 開發區提供土地,同時為(wei) 采煤沉陷區修複土地,進行工業(ye) 固廢的治理,實現固廢利用。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文旅、大地、雲(yun) 時代、交控、航產(chan) 等一批專(zhuan) 業(ye) 化大集團公司的成立,既優(you) 化了山西省屬企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布局,也為(wei) 山西省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比如大地公司,2017年初,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在山西省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工作會(hui) 議首先提及成立大地公司想法,他認為(wei) “山西采煤沉陷區治理任務重、持續時間久,市場很大,是否可以組建一家專(zhuan) 業(ye) 的礦山修複和土地整理方麵的公司,另外山西的工業(ye) 固廢量大,可否組建一家專(zhuan) 業(ye) 的固廢處理公司”。2017年8月,承擔山西土地整治、固廢處置、礦山修複重任的山西大地公司正式成立。
山西交控集團的組建則是為(wei) 破解交通債(zhai) 務在政府性債(zhai) 務中的比例居高不下、數額巨大這一難題。山西交控集團董事長袁清茂說,自去年組建以來,山西交控集團就運用市場化思維和手段,解決(jue) 了過去想解決(jue) 而無法解決(jue) 的難題。集團與(yu) 國家開發銀行山西分行合作,通過融資再安排,消除區域性金融風險隱患;積極籌建資產(chan) 管理公司,通過股權融資輔以債(zhai) 券融資等市場化方式,實現高速公路股權多元化;大力推進設立交通產(chan) 業(ye) 基金,提高現有處於(yu) 盈虧(kui) 平衡點之上高速公路的盈利水平,促進集團公司“強身健體(ti) ”;著力打造上市平台,將高速公路優(you) 質資產(chan) 注入山西三維上市平台,適時更名為(wei) “山西高速”,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從(cong) 根本上破解山西省交通發展的資金難題。
非煤領域成績搶眼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促企業(ye) 精細化轉變
山西省國資委7月9日召開的2018年上半年省屬企業(ye) 經濟運行分析會(hui) 上公布的數據顯示,從(cong) 盈利情況看,省屬企業(ye) 除7戶煤炭企業(ye) 外,太鋼和汾酒依舊成績搶眼。上半年,太鋼集團鋼材產(chan) 銷量同步增長,其中出口量同比增長10.8%;實現利潤32.6億(yi) 元,同比增長365.5%。汾酒集團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實現利潤14億(yi) 元,同比增長47.9%。
山西省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看,省屬企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強勁。上半年,國有企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0.2%,利潤同比增長133.3%。其中,太鋼集團高端碳纖維、納米晶超薄帶材、鎳基合金等初具規模,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累計實現利潤3.9億(yi) 元。晉能集團清潔能源板塊迅速崛起,資產(chan) 由37億(yi) 元發展至189億(yi) 元,累計實現利潤2.8億(yi) 元。晉煤集團煤層氣板塊加快“低產(chan) 區”抽采、改造等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強化過程管控,累計實現利潤3.2億(yi) 元。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領域,省屬企業(ye) 煤炭板塊產(chan) 銷及價(jia) 格同步走高,電力板塊發電量同比增長17.5%,化工板塊扭虧(kui) 持平,均表現不俗。
山西省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是山西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山西通過科技創新培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重點培育一批新產(chan) 業(ye) 、新動能項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在2018年5月3日召開的山西省屬國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推進會(hui) 上,山西明確提出強化目標引領,從(cong) 增加值、煤炭轉化率、僵屍企業(ye) 出清、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等方麵確立轉型指標體(ti) 係,各省屬國企簽訂責任書(shu) ,立下軍(jun) 令狀。同時,記者了解到,2018年,山西省國資委將進一步優(you) 化國有資本投向,突出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和主業(ye) 發展質量,推動國有資本70%以上集中到基礎性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同時,要“一企一策”實行個(ge) 性化考核,通過科學的、鮮明的考核導向,推動省屬企業(ye) 加速轉型。
山西部分省屬國企受訪幹部說,山西國企正在由重規模、粗放式向重效益、精細化轉變。以前一些國企存在“靠打營養(yang) 液、吃激素”,為(wei) 了做大規模、數字,自個(ge) 兒(er) 輾轉騰挪,顧了“麵子”卻傷(shang) 了“裏子”。如今,山西明確提出轉型指標體(ti) 係,推動發展新動能,就是對企業(ye) 的“虛胖”行為(wei) 開出的良方。
國有資本布局進一步優(you) 化
力爭(zheng) A股、H股等資本市場有新突破
隨著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進入全麵“施工期”,2018年被確定為(wei) 山西省國企國資改革的攻堅年。山西省國資委明確將全麵深化混改,進一步優(you) 化國有資本布局,力爭(zheng) A股、H股等資本市場有新的突破。
首先,全麵深化混合所有製改革。集團層麵繼續推進建投集團、汾酒集團混改,在各集團選擇5家左右企業(ye) 推進混改,穩步推進員工持股試點。加快落實兩(liang) 批“騰籠換鳥”項目落地,加強市場對接,通過讓渡股權置換資金,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積極對接資本市場,優(you) 化上市公司配置,加強企業(ye) 上市後備資源培育,力爭(zheng) 企業(ye) A股上市有新的突破,重點輔導國際能源在H股上市,新增3至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ye) 。引導和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融資規模同比提高30%以上。
其次,完善現代企業(ye) 製度,深入推進“三項製度”改革,在全麵完成公司製改革的基礎上,加強企業(ye) 集團和分子公司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打破職級界限,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積極穩妥實施幹部退出機製,實現公司直接用工同比減少。開展職業(ye) 經理人市場化選聘工作,進一步完善外部董事製度。完善省屬企業(ye) 專(zhuan) 職外部董事薪酬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科技人員激勵機製。
第三,提升國資監管水平。全麵推進“放管服效”改革,采取分類定位,明細權責邊界,授權經營方式,指導股權類和產(chan) 權類公司規範運營,提高資本回報率。“一企一策”簽訂經營業(ye) 績考核目標責任書(shu) ,突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上市公司導向。出台經營業(ye) 績第三方評估辦法,建立省屬企業(ye) 負責人經營業(ye) 績年中期考核製度,加強考核成果的運用。明確企業(ye) 主業(ye) 和輔業(ye) 目錄,嚴(yan) 格投資監管,全麵推行格盟先進管理經驗。
第四,探索山西省屬企業(ye) 委派總會(hui) 計師管理工作,強化出資人、外派監事會(hui) 和審計、巡視協同監管製度,建立國企大數據監管係統,對省屬企業(ye) 繼續開展專(zhuan) 項審計。完善與(yu) 強化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職責及運作機製,重點在引領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促進“騰籠換鳥”和僵屍企業(ye) 出清方麵發揮作用。《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