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9月深化改革重磅政策頻出。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僅(jin) 配電網建設改造,2015-2020年間的投資預計就不低於(yu) 2萬(wan) 億(yi) 元。
進入9月深化改革重磅政策頻出。發改委透露,混合所有製改革方案將年底前出台,電力等七大領域首當其衝(chong) ,同時特別明確,在目前推進電改背景下,鼓勵對現有配電業(ye) 務通過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形式來實現社會(hui) 資本的進入。
在日前自然資源保護協會(hui) 組織的“電力可持續發展圓桌會(hui) 議”上,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此輪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正逢電改進入新一階段,未來潛在的政策紅利,對於(yu) 民間資本及民企而言極具想象空間。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僅(jin) 配電網建設改造,2015-2020年間的投資預計就不低於(yu) 2萬(wan) 億(yi) 元。
“微電網和區域配電網的放開和發展,讓民營企業(ye) 有機會(hui) 參與(yu) 配電網市場競爭(zheng) ,掌握配電網資源;此外,需求側(ce) 資源是解決(jue) 配電網規劃與(yu) 運行問題的關(guan) 鍵,需求響應市場同樣擁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天合光能高級市場分析師沈曦說。
我國電力體(ti) 製改革自1997年撤銷電力部,組建國家電力公司,實現政企分開開始,已曆時18年。期間先後經曆了2002年5號文出台後的廠網分開,2003年組建國家電監會(hui) ,2011年組建中能建和中電建集團,實現主輔分離,形成五大發電、兩(liang) 大電網和兩(liang) 大輔業(ye) 集團市場結構多個(ge) 重要關(guan) 口。
2015年9號文出台,重新界定電網功能,推行售電側(ce) 改革,構建電力市場,意味著我國電力行業(ye) 正式向發、售電側(ce) 多買(mai) 多賣的競爭(zheng) 市場格局邁進。
從(cong) 目前已率先祭出改革大旗的電力企業(ye) 來看,盡管乘著電改的東(dong) 風,推進混改依然困難重重。
2014年,中電投率先打響了國字頭電企混改第一槍,總經理陸啟洲在當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表態,將允許民資參股部分中電投旗下子公司和建設項目,民資參股比例將達1/3,並強調民資可以參股和投資中電投旗下的所有業(ye) 務,不會(hui) 在業(ye) 務上給民資設立苛刻的限製。
此後國家電網也對外宣布,向社會(hui) 資本全麵開放分布式電源並網工程、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這兩(liang) 大領域。
同年,華電集團新聞發言人林正山也表示,公司正在做混合所有製改革方案,但未透露具體(ti) 計劃。
從(cong) 改革效果來看,有觀點認為(wei) ,上述混改隻是小試牛刀,未曾觸及改革的核心。在改革的過程中,央企希望保持控製權,擔心被指國有資產(chan) 流失。民企同樣對央企開放領域的資產(chan) 質量及利益分配模式顧慮重重。
正如中國上市公司協會(hui) 會(hui) 長王建宙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所言,“民企對混合所有製非常感興(xing) 趣,它希望參與(yu) 混合所有製改革以後,應該有自己的發言權,而不僅(jin) 僅(jin) 是做普通的財務投資者。”
對於(yu) 引民間資本進入配電領域,沈曦表示,希望看見政策更往前推一步,確定民營企業(ye) 和電網之間的關(guan) 係,“隻有確定了格局,民營企業(ye) 的作用才能被釋放出來。”
近期出台的《關(guan) 於(yu)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堅持因地施策、因業(ye) 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蓋,不設時間表,成熟一個(ge) 推進一個(ge) ,表明決(jue) 策層的謹慎態度。
“改革要平衡各方的利益,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要找出一個(ge) 方向。”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說。
目前,混合所有製改革細則仍未出台。韓文科認為(wei) ,對於(yu) 電改和混改如何結合,要在實踐中來完善。可以先試點,隻有“混”完以後,國企和民企才能互相“理解”,增加認同感,才能更好地接受對方,反過來促改革,“電力體(ti) 製改革是一個(ge) 不斷完善和創新的過程,相信智慧在民間。”
“電力改革是撬動全麵改革的有力杠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zhuan) 家景春梅表示,電力行業(ye) 是基礎行業(ye) ,改革的先行先試領域,是深化改革基礎最好,最成熟的領域。特別是當前電力需求放緩為(wei) 落實新電改開啟了較好的時間窗口,電改的推進,對全麵改革將起牽引和帶動作用。(《經濟參考報》安娜/王曉燕/張衝(ch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