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電力交易降成本與火電行業生存之間 兩者該如何共存? 2018-01-12 11:03:31
摘要:據了解,2018年甘肅直購電可能麵臨(lin) “非常之難”的困境,這其實就是降成本與(yu) 電廠虧(kui) 損的矛盾激化,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甘肅這裏一窺當前電力市場生態圈現狀。

據晶見了解,2018年甘肅直購電可能麵臨(lin) “非常之難”的困境,這其實就是降成本與(yu) 電廠虧(kui) 損的矛盾激化,我們(men) 可以從(cong) 甘肅這裏一窺當前電力市場生態圈現狀。
供需平衡,難競爭(zheng) 出優(you) 惠價(jia) 格
首先是市場供需平衡,供需比是1:1。根據市場公告可知,甘肅2018年的直購電規模是320億(yi) 千瓦時,這是174家準入電力用戶的電量規模,對應的也是127家準入電廠的交易規模。在電力供過於(yu) 求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省份在供需考慮上都是供大於(yu) 求的,這有利於(yu) 促進發電側(ce) 的競爭(zheng) ,給予購電側(ce) 更優(you) 惠的價(jia) 格。
這裏附上詳細數據:
用戶側(ce) :準入174家直接交易電量320億(yi) 千瓦時。
其中:電解鋁企業(ye) 4家138.57億(yi) 千瓦時,鐵合金企業(ye) 30家71.25億(yi) 千瓦時,碳化矽企業(ye) 35家22.95億(yi) 千瓦時,電石企業(ye) 6家22.27億(yi) 千瓦時,戰新骨幹企業(ye) 57家19.45億(yi) 千瓦時,蘭(lan) 州新區企業(ye) 28家9.49億(yi) 千瓦時,政策明確企業(ye) 8家28.37億(yi) 千瓦時,鐵路牽引變6家7.64億(yi) 千瓦時。
發電側(ce) :準入127家直接交易電量320億(yi) 千瓦時。
其中:火電廠22家238.2億(yi) 千瓦時,包括安全約束與(yu) 調峰調頻電量173.48億(yi) 千瓦時,匹配供熱電量64.74億(yi) 千瓦時;水電廠105家匹配電量81.8億(yi) 千瓦時。火電廠安全約束與(yu) 調峰調頻電量、匹配供熱電量、匹配水電電量分別占交易電量規模的54.21%、20.22%、25.57%。匹配供熱電量、匹配水電電量分別占供熱總電量、水電總電量約32%。
交易規則設置引質疑
除了供需比的平衡,其次就是甘肅省內(nei) 發電量全部是優(you) 先發電量,非優(you) 先發電量基本為(wei) 零,這樣的現狀是甘肅電力市場化麵臨(lin) 的難點之一。
按照公告披露信息顯示,安全約束與(yu) 調峰調頻電量173.48億(yi) 千瓦時由火電廠與(yu) 用戶采取雙邊協商、集中交易的方式開展,市場主體(ti) 自由選擇、自主協商,在交易平台申報交易電量、電價(jia) 。由於(yu) 安全約束與(yu) 調峰調頻電量是必發電量,且已經明確了各火電廠上限電量包括機組必開方式下按50%確定的供熱電量、安全約束電量,以及按13%確定的各電廠調峰調頻電量。也就是說,各火電廠上限電量都是其必發電量,誰的電量誰發,誰也不能通過直購電拿走別人的電量。
換句話說:發電廠可以不降價(jia) ,當然市場交易未必就是要發電側(ce) 單方降價(jia) 。
同時,有市場主體(ti) 向晶見指出,在省內(nei) 發電量全為(wei) 優(you) 先發電量的情況下,由於(yu) 直購電規模逐年擴大,為(wei) 了滿足用戶側(ce) 的購電需求,甘肅省在2017年就按照原則上不少於(yu) 20%的比例,將供熱電量、水電電量納入市場電量交易範圍,通過定價(jia) 和電量匹配方式開展,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就已遭到發電廠的質疑。
在今年的交易規則中也寫(xie) 道,供熱電量、水電電量隻申報電量,不申報交易價(jia) 格,交易價(jia) 格也參考本次直接交易已形成的市場價(jia) 格綜合研究明確。相關(guan) 人士表示,這種匹配電量的做法還將遭到發電企業(ye) 的質疑(有指定交易對象、指定交易電量、指定交易電價(jia) “三指定”嫌疑)甚至抵製。
火電生存難,用戶望優(you) 惠
第三個(ge) 難點就是目前不少省份都麵臨(lin) 的一個(ge) 現狀,“建立電力市場機製,降低企業(ye) 用電成本”是電力市場化的目標和動力,但是甘肅目前火電行業(ye) 整體(ti) 處於(yu) 持續巨額虧(kui) 損狀態,許多火電企業(ye) 已經“資不抵債(zhai) ”(聽說某火電企業(ye) 投產(chan) 才10年,累計虧(kui) 損已經大於(yu) 總投資),裝機容量嚴(yan) 重過剩導致利用小時低下(2017年常規火電省內(nei) 發電小時不足1600小時),火電企業(ye) 麵臨(lin) 無電可發,在煤炭價(jia) 格不斷上升,保持高位運行的同時,市場交易電價(jia) 也在大幅降低。
與(yu) 此同時,甘肅省政府為(wei) 了保持省內(nei) 高載能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力,也在采取多種措施來降低這些高載能的用電成本,在2017年8月28日發布的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用電成本支持工業(ye) 發展的意見中可知,2017年的直購電降成本並不明顯,為(wei) 此省政府采取電價(jia) 疊加扶持等方式來切實降低企業(ye) 的用電成本,並且提倡價(jia) 格聯動機製的落實。
甘肅工業(ye) “兩(liang) 高一資”結構特征明顯,“用不起電”和“發不出電”矛盾突出。一方麵,工業(ye) 發展對電力依賴程度高,但受電價(jia) 瓶頸製約高載能行業(ye) 普遍開工不足,有色冶金等重點行業(ye) 增速持續下滑,部分產(chan) 業(ye) 萎縮勢頭加劇,甚至出現產(chan) 能向外轉移的情況。另一方麵,電力消納也嚴(yan) 重依賴工業(ye) 發展,但火電發電小時數低與(yu) 棄風棄光嚴(yan) 重現象並存,現有發電設備長時間、大範圍閑置,能源利用率低。
今年以來,我省雖然繼續實施了大用戶直購電政策,但由於(yu) 煤價(jia) 漲幅較大、居高不下,導致今年直購電讓利幅度較去年明顯縮小,企業(ye) 實際到戶電價(jia) 仍然偏高,缺乏競爭(zheng) 優(you) 勢。為(wei) 此,省政府決(jue) 定,按照“確保存量、搞活增量、大膽改革、共贏發展、局部突破”的工作思路,從(cong) 保存量、爭(zheng) 增量兩(liang) 個(ge) 方麵著手,通過電價(jia) 疊加扶持和試點工業(ye) 園區供用電體(ti) 製改革等措施,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ye) 、重點企業(ye) 給予政策扶持,在打好止滑穩增攻堅戰的基礎上,實現企業(ye) 用能成本顯著降低、工業(ye) 總量顯著增加、工業(ye) 增速顯著提升,工業(ye) 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摘自《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進一步降低企業(ye) 用電成本支持工業(ye) 發展的意見》,2017年8月28日。
聯動機製的作用還有待量化
晶見谘詢了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市場主體(ti) 特別是火電企業(ye) 都談到目前經營形勢比較嚴(yan) 峻,“已經達到了一個(ge) 引爆的臨(lin) 界點”。
晶見對此認為(wei) ,甘肅這樣的情況絕不是個(ge) 例,2017年許多省份的市場電價(jia) 交易價(jia) 差收縮明顯,晶見也曾對電力市場的生態進行了分析(點此閱讀),電煤價(jia) 格高位運行很大程度上壓縮了價(jia) 差優(you) 惠的空間,湖南2017年電力市場0.3分/千瓦時的平均價(jia) 差也從(cong) 側(ce) 麵佐證了這點(點此閱讀),這樣的生態並不利於(yu) 市場建設。
用戶參與(yu) 市場既得不到優(you) 惠,電廠參與(yu) 交易還要麵臨(lin) 虧(kui) 損,這算不算是一個(ge) 兩(liang) 虧(kui) 的情況呢?

為(wei) 此,多個(ge) 省份在交易規則或交易方案中提倡價(jia) 格聯動機製(點此閱讀),希望借助這個(ge) 靈活的價(jia) 格機製實現發用雙方的共贏,營造持續長久發展的生態關(guan) 係。不過,聯動機製的效果如何我們(men) 有待觀察,聯動周期的設定、幅度對發用雙方影響幾何也有待量化。
這不會(hui) 是個(ge) 例,我們(men) 需要重視。(晶見 作者:蔣鵬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