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多家光伏龍頭企業深陷泥潭
多家光伏龍頭企業深陷泥潭 2015-09-23 08:42:20

摘要:經曆了金融危機與(yu) 海外“雙反”的雙重洗禮,中國光伏行業(ye) 正逐漸走出低穀,但一些積重難返的昔日龍頭或許已等不到未來。

  經曆了金融危機與(yu) 海外“雙反”的雙重洗禮,中國光伏行業(ye) 正逐漸走出低穀,但一些積重難返的昔日龍頭或許已等不到未來。最近,多家光伏企業(ye) 紛紛曝出申請破產(chan) 、退市、變相裁員等信息,暗示著行業(ye) 洗牌正在加速。
  多家光伏企業(ye) 深陷泥潭
  作為(wei) 曾經的多晶矽龍頭,保變電氣 (原天威保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幾乎被光伏圈所遺忘,但公司9月20日晚間一紙“第二大股東(dong) 天威集團及部分子公司擬申請破產(chan) 重整”的公告還是讓人們(men) 回憶起了當年其投資新能源失敗的舊事。而由於(yu) 麵臨(lin) 本金和利息的雙重違約,“11天威債(zhai) ”或將再創中國銀行間債(zhai) 市本金違約的先例。
  另一家曾讚助過世界杯、同時也與(yu) 天威有過交集的光伏龍頭——英利綠色能源同樣麵臨(lin) 著巨額債(zhai) 務壓力。公司日前發布的二季報顯示,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虧(kui) 損額創新高,同時還有10億(yi) 元的中期票據將到期。作為(wei) 對策,公司稱正在積極引進戰略投資人。
  二季報顯示,英利的短期借款約16.26億(yi) 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3億(yi) 美元有所增加,中期票據為(wei) 4840萬(wan) 美元,長期借款為(wei) 3.33億(yi) 美元。今年10月,英利還有價(jia) 值10億(yi) 元人民幣的五年期、無擔保中期票據到期。
  在資金鏈日趨緊張的當口,英利還傳(chuan) 出變相裁員、拖欠工資的消息。
  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原先是15日發工資,因為(wei) 資金緊張改到18日,如今18日都過了幾天了工資也沒著落。同時,由於(yu) 一名老員工的工資相當於(yu) 兩(liang) 名新員工工資,所以一邊大量招新員工,一邊又傳(chuan) 出“變相裁員”。
  內(nei) 部員工向媒體(ti) 報料稱,英利正在進行人員精簡和部門整合,但冗餘(yu) 的員工不是被直接裁掉,而是被調崗到“最苦最累”的組件車間,很多員工無法適應被迫離職,有“變相裁員”的嫌疑。
  “車間在減員,培訓部還有一批新員工在培訓,這是什麽(me) 意思?其實大家都懂。工資什麽(me) 時候發才是重點。”上述知情人士說。
  對此,英利發言人王誌新昨天對上證報記者承認,公司部分員工工資的確因資金問題推遲發放,但事先都和員工溝通過,而且肯定會(hui) 發。至於(yu) 變相裁員的指責不確切,因公司要求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員工要有下車間的經曆,同時公司正在進行部門合並,組件廠因滿產(chan) 缺人。
  此外,作為(wei) 最早一批海外上市的光伏中概股之一,中電光伏也可能步尚德、賽維後塵,瀕臨(lin) 退市。公司9月10日晚披露收到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資格部的通知函,被告知公司的公眾(zhong) 持有證券市值(下稱“MVPHS”)未能達到1500萬(wan) 美元的最低要求,違反了《納斯達克上市規定》。為(wei) 此,中電光伏必須在未來180天內(nei) 重新達到MVPHS的最低要求,並連續保持10個(ge) 交易日,如果達不到則可能會(hui) 被取消上市資格。
  盲目擴張後沉屙難愈
  “根本上說,天威、英利都”死“於(yu) 矽料。”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說。
  資料顯示,天威參股了兩(liang) 家矽料廠,還控股了兩(liang) 家矽料廠。英利旗下有多晶矽項目六九矽業(ye) ,2011年因多晶矽價(jia) 格腰斬巨虧(kui) 22.75億(yi) ,2012年停產(chan) 。因盲目擴張帶來嚴(yan) 重虧(kui) 損,是自身策略和管理出了問題。
  今年4月,英利集團將六九矽業(ye) 閑置的土地以5.88億(yi) 賣給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土地儲(chu) 備中心用於(yu) 還債(zhai) 。
  一位在天威、英利都工作過三年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天威的問題一是擴張太快。公司2008年最早介入矽料業(ye) 務時市場非常好,多晶矽最高可賣到300-400美元/公斤,但後來金融危機爆發,多晶矽價(jia) 格一路下滑,跌至20多美元/公斤,加上資本密集型行業(ye) 先期投入成本大,而天威引進技術不如國外先進因而成本更高,導致企業(ye) 積重難返。
  另一問題是業(ye) 務過於(yu) 分散,包括在雙流、揚州多地投入多晶矽全產(chan) 業(ye) 鏈,後又進入薄膜板塊,也耗費了大量管理和資金。
  英利的六九矽業(ye) 也有類似問題。在上述人士看來,英利“資金壓力大,集團中期戰略太多,難以快速見效。債(zhai) 務又都是短期債(zhai) ,積壓在一起,利息很高,越滾越多,其公開財報的負債(zhai) 率是99%,事實上可能已高達200%。”
  不過,他認為(wei) ,作為(wei) 英利創始人的苗連生本人有很強的執行力,其紮實的基礎、人員、體(ti) 量規模使其不會(hui) 被當地政府輕易放棄,隻是“緩過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與(yu) 尚德當時內(nei) 憂外患的局麵有所不同,英利的問題主要來自以往過於(yu) 激進的擴張和銷售策略帶來的債(zhai) 務負擔,其研發水平和產(chan) 品參數並不落後其組件企業(ye) ,隻要能解決(jue) 債(zhai) 務問題,公司仍有可能涅槃重生。”上述人士說。
  “很多破產(chan) 的企業(ye) 都是盲目擴張太厲害,有些骨幹企業(ye) 欠政府一千多億(yi) ,現在仍沒有還清。這些企業(ye) 發展不符合市場規律,應該破產(chan) 和淘汰,優(you) 勝劣汰是市場機製。”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采訪時對上證報記者如是說。
  在他看來,尚德破產(chan) 以及賽維、天威、英利出現的問題,都可歸咎於(yu) 不尊重市場規律。過去,政府從(cong) 政策層麵支持這些企業(ye) ,沒有很好地管理和引導,行業(ye) 經曆了前幾年自由無序發展、盲目擴張,結果導致全麵虧(kui) 損,既交了學費,又得了教訓。
  “而現在政府已經釋放了信號,鼓勵通過競爭(zheng) 手段降低光伏發電成本,提高製造業(ye) 準入門檻,提出”領跑者“計劃,製定光伏平價(jia) 上網目標,補貼下調也是早晚的事。”孟憲淦表示,光伏製造業(ye) 屬於(yu)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前景仍然非常好。企業(ye) 發展應靠自己的力量,不要過分依賴政府支持,綁架政府。市場競爭(zheng) 靠的是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創新創新能力,這樣才能推動產(chan) 業(ye) 進步和成熟。(《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