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游戏中心官网 > 互聯網眾籌成分布式光伏融資的新玩法
互聯網眾籌成分布式光伏融資的新玩法 2015-09-16 10:46:16

摘要:以實物租賃形式從(cong) 普通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將成為(wei) 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商的融資新出路。

  當開發商們(men) 為(wei) 缺乏資金建設小型光伏項目而發愁時,一些企業(ye) 開始嚐試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眾(zhong) 籌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ye) 通過互聯網平台麵向普通投資者發起實物融資租賃,投資者可以出資購買(mai) 太陽能電池板,再委托平台將其出租給開發商使用。
       “盡管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的政策不斷出台,但小項目風險比較大,在融資上仍受冷遇。”光伏項目開發商江山控股的執行董事劉文平說。
       分布式光伏是指建設在廠房、民居、商業(ye) 樓宇屋頂或附近場地,以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輸送至其他區域的方式運行的光伏發電設施。目前中國光伏發電市場仍以大型光伏電站為(wei) 主。據國聯證券研究所的報告,截至2015年,大型光伏電站裝機容量占據全部光伏項目的84%,分布式光伏僅(jin) 占16%。該機構新能源光伏行業(ye) 分析師馬寶德說,融資困難是分布式光伏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在8月的阿波羅光伏高峰論壇上,光伏逆變器製造商固德威的總經理黃敏透露,浙江省一個(ge) 裝機量為(wei) 700kW的屋頂光伏項目,投資成本在人民幣560萬(wan) 元左右,按年均發電60萬(wan) 度測算,該項目發電所得電費加上國家0.42元/度電的補貼、浙江省0.1元/度電的補貼,每年可收回人民幣100萬(wan) 元左右。順利的情況下,該項目回收全部成本需要5-6年。然而,各類補貼往往無法即時到位,“一般拖欠一年半到兩(liang) 年,會(hui) 嚴(yan) 重影響現金流,無法覆蓋本息。”江山控股的劉文平說,“銀行認為(wei) 這是比較大的風險。”
       “銀行首先要看項目的盈利水平,大銀行往往對民營小企業(ye) 經營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不放心,”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表示,“在這方麵,互聯網金融的形式可能會(hui) 起到一些作用。”
       此前,江山控股打算融資在內(nei) 蒙古建設一座裝機容量為(wei) 10G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但大型銀行對此興(xing) 趣不大。今年6月,劉文平從(cong) SPI集團(SolarPowerInc)旗下的能源互聯網平台綠能寶上獲得了10億(yi) 元的融資租賃額度,啟動首個(ge) 融資項目,為(wei) 內(nei) 蒙古這家電站籌集到了資金。這實際上相當於(yu) 劉文平租用了投資者在綠能寶上以1000元/塊的價(jia) 格所購買(mai) 的太陽能電池板,再將電池板的發電收益以租金形式返還給綠能寶和投資者。目前,綠能寶平台上通過眾(zhong) 籌方式融資的產(chan) 品共有143款。據SPI集團向美國證監會(hui) 提交的季度財報,這些產(chan) 品在1-6月共獲個(ge) 人投資28782美元。
       根據安永會(hui) 計師事務所的數據,2014年到2017年,中國的光伏投資預計將達到人民幣7370億(yi) 元,其中將有超過70%用於(yu) 包括分布式在內(nei) 的中小型光伏項目。國聯證券預測,到2025年分布式與(yu) 集中式光伏電站將達到1∶1的比例。
       “我要做的是能源領域的Uber,把閑置的社會(hui) 資金和閑置的屋頂光照資源結合起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SPI集團董事長彭小峰說。目前,在綠能寶上參與(yu) 投資的人數在160萬(wan) 左右,有90%以上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根據投資鎖定期限的不同,這些投資者可從(cong) 綠能寶上獲取年化收益率在6%-11%的利息回報,利息來源則是開發商向綠能寶繳納的太陽能電池板租金。在8月19日綠能寶新推出的產(chan) 品中,這部分利息被允許直接支付投資者所在家庭的電費。
       不過,這種模式能否取得長期成功還取決(jue) 於(yu) 對項目建設風險的控製。王仲穎認為(wei) ,眾(zhong) 籌平台仍然需要麵對分布式光伏的高風險問題,包括項目選址、餘(yu) 電並網情況等。綠能寶的做法是依賴SPI集團旗下的另一家負責項目落地運營工作的公司新維智能。“銀行不能貸款的原因就是沒有太陽能專(zhuan) 家,沒辦法評判還沒開始做的項目的風險,這需要熟悉光伏產(chan) 業(ye) 上下遊的專(zhuan) 家來做。”彭小峰說,新維智能將負責分布式光伏項目進駐綠能寶前的風險評估工作。
       此外,眾(zhong) 籌形式需要在資金超過鎖定期後及時向投資者返還本金,出於(yu) 資金安全性考慮,對項目收益率保障要求較高。愛康富羅納融資租賃以開展大型光伏電站融資為(wei) 主要業(ye) 務,其產(chan) 品副總監陳宇飛認為(wei) ,分布式光伏項目在補貼延後之外還存在一些特殊的風險,這對於(yu) 眾(zhong) 籌形式而言充滿挑戰。由於(yu) 太陽能電池板通常安裝在屋頂上,而設備產(chan) 權與(yu) 房屋產(chan) 權、房屋使用權三者相互獨立又有所交叉,“一旦屋頂發生漏水或其他問題,扯皮現象是非常嚴(yan) 重的”,陳宇飛說。三者權限不清在收取電費時也將造成困難,這都不利於(yu) 分布式光伏項目收回成本。在國聯證券新能源光伏行業(ye) 分析師虞棟看來,“再融資服務離不開運維、評級與(yu) 保險服務的支持,對於(yu) 一般的運營商來說,短期內(nei) 複製這種模式比較困難。”
       這種模式還麵臨(lin) 著高利率的挑戰。據彭博社報道,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商需要向綠能寶支付6%到10.6%的利息,而中國人民銀行目前的基準利率為(wei) 5%(上限至5年的抵押貸款)。王仲穎認為(wei) ,大部分項目開發商難以負擔超過6%的利息,“除非項目資源特別好,補貼也能及時到位,那樣還有可能付得起這麽(me) 高的利息,否則項目開發商不可能實現盈利。”
       目前,分布式光伏眾(zhong) 籌融資形式仍處於(yu) 起步階段,對整體(ti) 市場影響力有限。“融資難問題不是靠一兩(liang) 個(ge) 互聯網平台做眾(zhong) 籌就可以解決(jue) 的,隻能在下一步的金融體(ti) 製改革中去尋找解決(jue) 辦法,比如大型銀行在貸款政策上放寬鬆一些。”王仲穎說。撰文/文億(yi) 編輯/張婭、馮(feng) 豔彬
       總之以實物租賃形式從(cong) 普通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將成為(wei) 分布式光伏項目開發商的融資新出路。(《彭博商業(ye) 周刊》文億(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