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天然氣貿易將出現實質性轉變 2017-07-07 11:18:43
摘要:隨著液化天然氣貿易重要性的提高,全球天然氣市場很可能出現實質性的變化。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
“隨著液化天然氣貿易重要性的提高,全球天然氣市場很可能出現實質性的變化。我們(men) 預期,除了市場一體(ti) 化程度提升外,更深層次和更具競爭(zheng) 性的市場結構很可能會(hui) 促使液化天然氣貿易向更加靈活的商業(ye) 模式轉變。實際上,這一轉變已然有所顯現,越來越多的貿易協議采用了更小的供應規模和更短期的合同形式,自由交易的現貨貿易所占比例也逐步上升。”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在《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中這樣寫(xie) 道。
7月5日,《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年)》(中文版)在中國大飯店一層會(hui) 議大廳發布。


歐洲市場在逐步擴大液化天然氣供應,一方麵歐洲對於(yu) 進口天然氣的需求巨大且日益增長,另一方麵單一的管道供應可能引發能源安全問題方麵的擔憂。

戴思攀分析,在日益擴大的液化天然氣市場,中國依然是主要增長來源,但是過去一兩(liang) 年中隨著供應資源的增加,一些新的國家已經進入到了這個(ge) 市場,如埃及、巴基斯坦和波蘭(lan) 。大量的浮式液化天然氣儲(chu) 存和再氣化裝置提高了液化天然氣供應的靈活性,為(wei) 這些市場新進入者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亞(ya) 洲將產(chan) 生超低天然氣價(jia) 格
在答記者問的環節中,戴思攀講到LNG的發展和更多短期合同的出現,更加適應市場的靈活性,但是如果管道天然氣相距較近,仍舊管道天然氣會(hui) 更劃算,其成本較低,效率相對較高。如果一個(ge) 國家的天然需求能夠被管道氣所滿足,管道氣應當是首選。管道一旦鋪成,輸出國的“命運”便掌握在另一端國家的手上,所以需要長期的合同來進行利益的保障。而LNG需要先液化然後在裝運,到了目的地後再氣化,運輸成本相對較高,通常交易量相對較小,合同周期也比較短,是市場的互補。
並預測,如果未來出現液化天然氣供應過剩的情況,這對亞(ya) 洲來說是有利的,意味著天然氣的價(jia) 格會(hui) 偏低。甚至可以說,在未來3-5年,就是到2020年左右,這幾年亞(ya) 洲都可以享受超低價(jia) 格的天然氣。
戴思攀還強調了另一個(ge) 觀點,管道天然氣比LNG要便宜很多,但是更便宜的天然氣是國產(chan) 自產(chan) 的天然氣。
中國在可探明的頁岩氣的儲(chu) 量巨大,麵臨(lin) 最大的難題就是複雜的地質地貌,尤其是四川地質狀況與(yu) 美國狀況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帶來的挑戰很大,但已經能夠看出中國開采頁岩氣的決(jue) 心,BP也願意發揮自己的專(zhuan) 長,幫助中國實現比較大的頁岩氣的生產(chan) 規模,在過去一段時間裏BP與(yu) 中石油簽署了2個(ge) 頁岩氣開采區塊的產(chan) 品分成合同,差不多2500平方公裏的開采規模。
天然氣保持持續增長
通過《BP世界能源展望》我們(men) 可以看到分析師預計在未來石油的需求每年會(hui) 增長0.7%-0.8%,而天然氣增長速度是石油的兩(liang) 倍,為(wei) 1.5%-1.6%。2016年剛好是1.5%的增長,而近幾年BP分析師預測天然氣雖然不會(hui) 出現迅猛增長的勢頭但是能夠保持持續的增長。


>>>>天然氣具有競爭(zheng) 力。基於(yu) 天然的供應是充足的,尤其加上美國頁岩氣的開采,使得天然氣的價(jia) 格是比較具有競爭(zheng) 力的。
>>>>LNG的可獲得性。隨著日益擴大的液化天然氣市場,LNG得到一定的發展,使得LNG的獲取性大大增加。像中國、印度這樣快速發展的經濟體(ti) 需要消費更多的天然氣,LNG符合其多元化的供給,管道天然氣太過單一受限也比較大。
正是這三個(ge) 因素,讓天然氣更具有競爭(zheng) 力,將會(hui) 搶占其他能源形態的市場份額。(i能源 王曉雲(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