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東方風電趙萍:海上風機大型化是趨勢,中國已落後一步
東方風電趙萍:海上風機大型化是趨勢,中國已落後一步 2017-03-13 15:14:27

摘要:兩(liang) 會(hui) 期間,不僅(jin) 有武鋼、張傳(chuan) 衛等風電行業(ye) 掌門人與(yu) 會(hui) ,同樣能見到來自一線的科研人員的身影。東(dong) 方風電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趙萍對我國風電技術的發展現狀和差距有著更深刻更直接的體(ti) 會(hui) 。

\
  兩(liang) 會(hui) 期間,不僅(jin) 有武鋼、張傳(chuan) 衛等風電行業(ye) 掌門人與(yu) 會(hui) ,同樣能見到來自一線的科研人員的身影。長期專(zhuan) 注於(yu) 風電技術研發的全國人大代表、東(dong) 方風電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趙萍對於(yu) 我國風電技術的發展現狀和差距有著更深刻更直接的體(ti) 會(hui) 。
  直驅有優(you) 勢海上是短板
  中國能源報:我國風電製造技術與(yu) 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處於(yu) 何種地位,有何優(you) 勢?有何短板?
  趙萍: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風電製造技術與(yu) 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雖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個(ge) 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國產(chan) 風電設備已經成為(wei) 國內(nei) 市場的首選。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風電製造品牌可以與(yu) 國外品牌同台競爭(zheng) ,並被國際市場接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直驅風電機組領先於(yu) 世界。目前,我們(men) 的差距主要體(ti) 現在海上風電設備方麵。
  中國能源報:“十三五”期間,中東(dong) 部地區分散式低風速風電將成為(wei) 發展重頭戲,在這方麵,行業(ye) 要做好哪些技術儲(chu) 備?
  趙萍:低風速資源開發對綜合技術利用的要求更高,如何更有效地實現風能的利用轉化是提高低風速區域開發經濟性的重要途徑。因此,特別需要在複雜地形風資源的勘測選址技術、複雜風模的自適應控製、抗結冰除冰、風場優(you) 化設計、配線端的電網適應技術等方麵做好技術儲(chu) 備。
  中國能源報:如何通過大數據和能源互聯網技術來提升風電運行的可靠性?
  趙萍:大數據分析應用的關(guan) 鍵是要建立數據與(yu) 風狀況、設備狀況及其趨勢預測的數據關(guan) 係。其中有部分是現有技術可以給出的,更多的還需要不停地應用分析來建立修正。在此基礎上,就能夠準確減少不必要的風電停機,有計劃地安排備件和維護等,從(cong) 而實現智慧風電場的目標。
  小機組經濟性不如大機組
  中國能源報:我國發展海上風電麵臨(lin) 的主要製約是什麽(me) ?
  趙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較晚、規模較小、步子較慢。主要製約有:一方麵是用海許可較難、規模小;另一方麵是製造和施工、運維等經驗還不足。這兩(liang) 方麵既相互製約又相互影響。因此需要國家層麵推動和引導,海上風電發展初期電價(jia) 不能過低,以達到扶持海上風電穩步發展的目的,同時還需要在用海許可上有更大的舉(ju) 措。
  中國能源報:海上風機目前有容量不斷增大的趨勢,海上風機是否容量越大,經濟性越好?
  趙萍:海上風電的水下工程部分成本占比很高,後期的運維費用也比陸地高得多。小機組的經濟性不如大機組是經過歐洲實踐驗證的,大型化是趨勢。歐洲現在已有9MW機組,10MW等更大容量海上機組也有相應地發展計劃。國內(nei) 也在向大型化逐步發展,但已經落後了一步。
  運輸和回款問題需政策支持
  中國能源報:目前,風電企業(ye) 遇到什麽(me) 特別的困難需要政府支持解決(jue) ?
  趙萍:風電設備的大型化,設備運輸往往成了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製約因素,不規範不可預知的許可辦理,給項目執行帶來困擾。希望相關(guan) 部門能夠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站式的運輸許可證辦理模式,從(cong) 而保證項目順利執行。
  中國能源報:聽說您今年關(guan) 注了風電製造行業(ye) 貨款回收難的問題,您指的是否是出質保問題?您認為(wei) 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什麽(me) ?有什麽(me) 好的建議和解決(jue) 方案?
  趙萍:風電整機設備具有集成的特點,一旦部件有問題整機供應商不得不承擔,業(ye) 主以各種理由拖欠貨款或讓整機設備供應商不斷地投入卻拒不履行支付設備款的義(yi) 務。如此造成設備供應商資金缺失和貸款壓力,增加資金成本,同時自有資金周轉難度增大,進一步造成項目的執行難度增大或被罰款的惡性循環。希望相關(guan) 主管部門能限定時間整頓國企風電項目執行中的問題,督促國企通過雙方協商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否則會(hui) 大大降低國有資產(chan) 的使用效率。(《中國能源報》張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