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傳衛:新能源發展要照顧地方和居民利益
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傳衛:新能源發展要照顧地方和居民利益 2017-03-08 14:38:26

摘要:如何破解新能源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如何看待綠證交易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意義(yi) ?針對行業(ye) 熱點話題,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傳(chuan) 衛接受了記者采訪。

  如何破解新能源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如何看待綠證交易對新能源產(chan) 業(ye) 的意義(yi) ?針對行業(ye) 熱點話題,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傳(chuan) 衛接受了中國能源報記者的采訪。

  讓民眾(zhong) 直接分享新能源建設紅利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wei) 當前新能源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困惑是什麽(me) ?
  張傳(chuan) 衛:目前,我國風電太陽能累計裝機超過2億(yi) 千瓦,但實際出力不超過60%。新能源一方麵需要國家補貼,另一方麵又受困於(yu) 棄風棄光限電。實際上,國家補貼的部分和棄風棄光限電部分造成的損失基本相當。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新能源已經基本具備了不補貼時代的發展狀態。
  如果新能源一旦不需要補貼,供需之間就可以實現直接對接,這對行業(ye)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破解棄風棄光,就是要在體(ti) 製和機製上,保障新能源並網和依法全額收購,並形成相關(guan) 的價(jia) 格機製。
  中國能源報:如何更好地從(cong) 機製建設上推動解決(jue) 新能源發展麵臨(lin) 的各種難題?
  張傳(chuan) 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太陽能新增裝機首次超過風電,一方麵是受益於(yu) 其價(jia) 格優(you) 勢逐漸顯現,另一方麵是因為(wei) 老百姓接受程度更高。這給新能源行業(ye) 的啟示是,要加快發展新能源產(chan) 業(ye) ,一定要依靠機製,我認為(wei) 要建立普惠製。
  根據相關(guan) 規定,新能源建設的前五年實施減免稅,這意味著新能源項目建設過程中占了當地的相關(guan) 資源卻沒有給當地政府和當地居民帶來相關(guan) 回報。正是因為(wei) 當地居民沒有直接分享到新能源發展的紅利,影響了地方和居民的積極性,這導致了運輸問題、征地問題、運行維護問題、電力設施保護問題等新能源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因此,新能源項目一定要拿出一部分資金分享給當地社區和居民,同時要構建新機製,把諸如土地、當地提供的配套資源等轉化成資本,通過股份製形式參與(yu) 到項目中,調動當地居民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推動新能源建設的共享式開發。近年來,分布式光伏發展很快,正是光伏精準扶貧在這方麵做了很好的嚐試,值得風電等其他新能源行業(ye) 借鑒。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wei) 沒有配額製的綠證自願交易對促進新能源行業(ye) 發展有沒有實質意義(yi) ?
  張傳(chuan) 衛:我認為(wei) 是有意義(yi) 的,綠證製度一旦形成價(jia) 格機製,能刺激人們(men) 價(jia) 格外的預期,從(cong) 而能帶動市場、金融、社會(hui) 資本向新能源領域投資。
  原有的能源體(ti) 係在製度設計方麵有不完善之處,從(cong) 調度方麵來講,新能源是作為(wei) 補充角色。因此,當能源供給過剩時,各類能源之間就會(hui) 出現博弈。從(cong) 這個(ge) 角度講,也需要配套出台生產(chan) 側(ce) 的配額製和消費端的配額製。
  待條件成熟“三北”風電可再次開發
  中國能源報:相對風電來說,光伏度電成本近兩(liang) 年下降很快,這是否表明風電技術進步進入了瓶頸期?
  張傳(chuan) 衛:實際上,這些年風電技術發展速度同樣很快。以前,低於(yu) 6.5米/秒的風速,就不具備建設的經濟性;現在,在部分地區,4.8米/秒的風資源,其年有效發電小時數都能達到2000小時。總體(ti) 而言,5.5-6米/秒的風資源,其收益率已相當可觀。
  在技術和運行管理上,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我們(men) 全生命周期的的運行維護服務成本降低了30%左右。風電場建設成本過去幾年全行業(ye) 也降低12%-15%。
  與(yu) 化石能源相比,風電、太陽能資源價(jia) 格不會(hui) 發生變化,投資確定,運行成本目前已經下降到銷售收入的2%左右。在能源互聯網時代,要最終實現風光儲(chu) 網一體(ti) 化和發配送充一體(ti) 化,依賴於(yu) 大力發展新能源。
  中國能源報:下一步,風電行業(ye) 發展的重點是低風速和海上風電嗎?
  張傳(chuan) 衛毫無疑問,“十三五”時期,“三北”地區不會(hui) 有大的發展機會(hui) ,中東(dong) 部和南方地區的低風速風電和海上風電是發展重點。當然,開發低風速風電是階段性的重點工作。有朝一日,“三北”地區的消納問題解決(jue) 了,我們(men) 仍有必要對“三北”地區風電進行再次開發。
  在低風速區域積累的風電技術已經為(wei) 將來重新開發“三北”地區風資源奠定了深厚的技術基礎,可以使“三北”地區的建設成本接近6000元/千瓦。“三北”地區年平均風速7米/秒以上,年有效利用小時數3000小時以上,在解決(jue) 消納問題的前提下,經濟效益非常可觀。(《中國能源報》呂學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