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光伏產業可破霧霾之困 受全額全稅征收掣肘 2017-03-08 11:11:48
摘要:2017年,是《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考核年,麵對頻繁的重汙染天氣如何破題,成為(wei) 各界關(guan) 注的焦點。對企業(ye) 來說,綠色、節能產(chan) 業(ye) 之路到底該怎麽(me) 走?破解霧霾之困的突破口又在何方?
2017年,是《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考核年,麵對頻繁的重汙染天氣如何破題,成為(wei) 各界關(guan) 注的焦點。
對企業(ye) 來說,綠色、節能產(chan) 業(ye) 之路到底該怎麽(me) 走?破解霧霾之困的突破口又在何方?麵對諸多疑問,《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zhuan) 訪了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能源消費結構必須轉變
NBD:我國全麵治霾的戰役已經打響3年,但效果並不顯著,在您看來,導霧霾難以根治的主因是什麽(me) ?
劉漢元:2016年入冬後的霧霾天氣,不僅(jin) 持續時間長,且波及範圍廣,霧霾已經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對國民的身體(ti) 健康構成了嚴(yan) 重危害。對於(yu) 霧霾的形成原因,或許有不同的觀點,但以煤炭為(wei) 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無疑是其主因。無論是散煤燃燒還是相對清潔的燃煤發電,都會(hui) 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而這正是霧霾的主要成分。
目前,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60%以上,全球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國燃燒,成為(wei) 廢氣和粉塵的主要來源之一。此外,截至去年上半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85億(yi) 輛,尾氣的排放也進一步加重了空氣質量的惡化。因此,僅(jin) 靠關(guan) 停一些工廠,限行車輛,隻能治標,無法真正解決(jue) 霧霾問題。
NDB:那是不是隻要轉變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就能從(cong) 根本上破解霧霾治理的難題?
劉漢元:治理霧霾最根本途徑是改變當前我國的能源消費方式,如何改變,在我看來就是加快推動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積極支持並大力扶持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無論是為(wei) 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全國人民的呼吸,還是全人類的健康,都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
因此,應當抓緊推動實現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chan) 清潔化,在此過程中,還將催生對儲(chu) 能應用、智慧電網的需求。
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規模已超歐美
NBD:目前,我國光伏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整體(ti) 狀況是怎樣的?
劉漢元:從(cong) 產(chan) 業(ye) 總體(ti) 來看,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行業(ye) 已經從(cong) 十多年前的兩(liang) 頭在外,發展成為(wei) 目前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一。我國已經連續兩(liang) 年成為(wei) 全球光伏發電裝機第一大國。
從(cong) 製造過程來看,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已經建立起從(cong) 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設備,主要產(chan) 品,係統集成的完整體(ti) 係,規模全球第一。從(cong) 能源投入產(chan) 出來看,製造光伏發電係統全過程的能源消耗在電站建成後半年左右即可全部回收。而係統設計壽命25年,可以實現零排放、接近零消耗持續發電。
從(cong) 發電成本看,現有條件下建成的電站,東(dong) 部地區每度電成本大約4~5角,西部地區3~4角。如果以發達國家的利率水平來測算,東(dong) 部地區隻有~-4角,西部地區隻有2~3角。如果同時給予稅收優(you) 惠,東(dong) 部地區每度電成本約3角左右,西部地區隻有約2角。隨著技術進步,規模效應進一步提升,三五年內(nei) 上述成本還將下降30%以上,成為(wei) 發電成本最低的能源生產(chan) 方式。
NBD:當前我國正在去產(chan) 能,有人認為(wei) 電力已經過剩,沒有必要加快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您怎麽(me) 看?
劉漢元:從(cong) 發電量看,我國的總量位居世界首位,但與(yu) 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ti) 相比,中國的人均電力消耗2015年隻有美國的26%、德國的40%、日本的50%,還有很大的需求空間,電力供應並未絕對過剩。
而當前電力消費僅(jin) 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四分之一,長遠來看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chan) 可再生清潔化是我們(men) 減少霧霾困擾,實現“巴黎協議”減排的必然選擇。
從(cong) 國情來看,我國東(dong) 部經濟發達地區,具備一定條件發展分布式和部分集中式光伏電站,而遼闊的中西部地區更可建設成為(wei) 全球最具優(you) 勢的光伏發電地區。
全額全稅征收掣肘光伏產(chan) 業(ye)
NBD:今年初,為(wei) 企業(ye) 減輕稅負的話題引發了廣泛關(guan) 注,您怎麽(me) 看?
劉漢元:據世界銀行計算,2016年中國企業(ye) 的總稅率居全球第12位,遠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也高於(yu) 幾個(ge) 主要發達國家。在新興(xing) 經濟體(ti) 中,略低於(yu) 巴西,但高於(yu) 印度和俄羅斯。雖然國內(nei) 對此種稅率算法有不同觀點,但對於(yu) 當前企業(ye) 稅費負擔過重總體(ti) 上並無爭(zheng) 議。這對很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來說,生存壓力較大,而光伏新能源產(chan) 業(ye)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NBD:在中國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具體(ti) 需要征收哪些稅費?
劉漢元:當前,我國光伏行業(ye) 從(cong) 上遊的多晶矽等原材料,到中遊矽片、電池片等一係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產(chan) ,再到下遊的光伏發電,都是全額全稅征收。涉及的主要稅費包括:企業(ye) 所得稅25%及其附加、增值稅17%,此外還有海域使用費、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其他稅費種類,如再考慮社保因素,稅費將更加驚人。光伏行業(ye) 作為(wei) 與(yu) 空氣、環境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息息相關(guan) 的綠色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卻承受著高額的稅費,已影響到了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
NBD:除稅費高外,還有哪些方麵的因素提高了光伏產(chan) 業(ye) 的門檻?
劉漢元:融資難也是一大方麵。光伏行業(ye) 由於(yu) 一次性投入金額較大、投資成本較高、回收期長,使得光伏企業(ye) 融資難度較大,不僅(jin) 取得授信額度難度大、額度空間也小。根據光伏項目數據平均測算,實際繳納的度電增值稅平均是運維成本的1.8倍,度電增值稅平均是淨利潤的30%。
拿到貸款後,光伏企業(ye) 不僅(jin) 要支付較高的銀行利息,而且資金成本中6%的增值稅還不能抵扣,作為(wei) 成本很大占比的利息還要全額征收17%增值稅,進一步加重了企業(ye) 的稅費負擔。此外,新能源補貼資金缺口已高達600億(yi) ,前期項目補貼收入占全部電價(jia) 收入的50%以上,且一拖再拖,也加劇了企業(ye) 的經營壓力。(《每日經濟新聞》張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