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石油短期內難以替代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過去 2016-11-25 13:04:15
摘要:新能源必然代表著未來。能源消費與(yu) 氣候變化、溫室氣體(ti) 排放密切相關(guan) ,在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新能源必然代表著未來。能源消費與(yu) 氣候變化、溫室氣體(ti) 排放密切相關(guan) ,在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可再生能源未來一定會(hui) 替代化石能源,但這是長遠來看。但近期化石能源仍將占據重要地位,例如,石油在交通領域短期內(nei) 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在相當長時間內(nei) 還將在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地緣政治對能源價(jia) 格影響日漸突出
無論世界發生什麽(me) 樣的變化,技術文明如何進步,人類都要利用能源驅動一切。因此我認為(wei) ,能源才是真正的“長青產(chan) 業(ye) ”,我們(men) 永遠無法離開能源。這一兩(liang) 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能源消費增長也放緩,加上供應增加,能源市場呈現疲軟、價(jia) 格下降的趨勢。石油價(jia) 格已經經曆了兩(liang) 年的價(jia) 格低迷,目前供需狀況已經在做出調整,逐漸趨向新的平衡,出現回暖的跡象。雖然去庫存還需要一定時間,價(jia) 格回升也需要一定時間,但價(jia) 格回暖的趨勢已經可以預見。石油價(jia) 格在明年應該有所回升。
在研究能源價(jia) 格時,供需基本麵仍然是影響價(jia) 格的基本因素,但金融、地緣政治對能源價(jia) 格的影響日漸突出。
世界應當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技術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石油進口量也逐漸與(yu) 美國大體(ti) 相當,成為(wei) 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因此中國在世界能源事務中已經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影響力,能源事務沒有中國參與(yu) 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技術進步很快,在傳(chuan) 統能源領域,例如煤炭發電、輸變電領域,中國某些技術已經居於(yu) 世界先進行列。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應當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技術。
中國能源工作重點已轉變,有些人還不清醒
受經濟減速的影響,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也在放緩,十年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能源需求增長8%~9%的狀況已經改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能源需求的增速都很低。煤炭價(jia) 格、電力需求也出現了疲軟。中國已經從(cong) 過去幾十年以增加供給來滿足能源快速增長需求為(wei) 特征的能源工作狀態,轉變為(wei) 以調整能源結構,技術進步為(wei) 主的工作重點,但是國內(nei) 還有些人沒有清醒地從(cong) 過去習(xi) 慣的狀態調整過來。煤電仍然上得過快。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
與(yu) 氣候變化相關(guan) 的煤炭消費峰值,過去多數專(zhuan) 家設定為(wei) 2030年,後來又提前到2020年,但就我個(ge) 人看,我認為(wei)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在改革和執行能源政策時中國同樣存在不同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能源研究機構要跳出這種利益集團的立場來客觀分析問題。
世界能源治理結構是又一個(ge) 值得研究的課題
IEA隻代表了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國,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潮流,必須進行改革才有生命力。但是現在OECD組織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全球化遇挫折,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
最近的一大新聞是英國脫歐,眾(zhong) 說紛紜。在我看,貿易保護主義(yi) 在抬頭,國際發達國家熱衷推出的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在能源研究中應該正視這個(ge) 問題。
本文是作者2016年6月30日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hui) 上的發言摘要。
注:本文轉載自和記名家,發布時間為(wei) 2016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