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我對鋰電池為動力的全電動汽車一直持有疑慮 2016-11-25 11:52:42
摘要:日本本田開發出了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續航750公裏。今後電動汽車的方向究竟是混合動力?鋰電池?還是燃料電池?確是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

我對鋰電池為(wei) 動力的全電動汽車一直持有疑慮
技術路線的判斷和選擇是否正確關(guan) 乎一個(ge) 企業(ye) 乃至一個(ge) 行業(ye) 的生死存亡。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men) 舉(ju) 全國之力建設起一整套彩色電視的產(chan) 業(ye) 鏈,包括玻殼、蔭罩、電子槍、瑩光粉、偏轉線圈,乃至防爆鋼帶等配套企業(ye) ,投巨資建設了鹹陽彩色顯像管廠。以合資形式建設了北京鬆下、南京飛利浦等若幹家彩色顯像管廠,一度成為(wei) 世界第一的彩色電視機生產(chan) 大國。
但是,好景不長。
液晶顯示屏的出現,使我國建立起的完整的彩色電視機生產(chan) 產(chan) 業(ye) 鏈受到致命的打擊,破產(chan) 的破產(chan) ,轉產(chan) 的轉產(chan) ,光景不再;在彩色液晶顯示屏生產(chan) 方麵,又落後於(yu) 韓國、日本。
數碼相機的出現,使我國在改革開放後從(cong) 柯達、日本富士引進的福達、公元彩色膠卷廠,以及我們(men) 用巨資自己扶持的保定樂(le) 凱彩色膠片廠投資付之東(dong) 流。而數碼相機技術又落後於(yu) 國外一個(ge) 周期。
DVD的出現,使我國集中全國之力在大連建設的錄像機機芯廠剛建好就麵臨(lin) 停產(chan) 和轉產(chan) 。
改革開放以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使我國的工業(ye) 技術生產(chan) 水平上了一個(ge) 檔次,但是也不乏有些國家把行將淘汰的落後技術裝備和產(chan) 品轉移到中國,沒有多久就被淘汰出局。廣州汽車廠引進法國標致的汽車就是一個(ge) 例子,把一個(ge) 走下坡路的車型拿到中國來,結果巨額虧(kui) 損。
我為(wei) 什麽(me) 又談這些問題,因為(wei) 我一直在關(guan) 注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無疑,現在鋰電池是電動汽車動力的主流,但是,最近有報道稱,日本本田開發出了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可以續航750公裏。今後電動汽車的方向究竟是混合動力?鋰電池?還是燃料電池?確是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
我對鋰電池為(wei) 動力的全電動汽車一直持有一些疑慮,鋰電池重量重,一輛轎車的電池六七百公斤,一輛公交車電池要上噸重。回收廢電池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jue) 。鋰仍然屬於(yu) 稀有金屬,一旦汽車全部采用鋰電池,鋰就會(hui) 成了稀缺資源。鋰電池一次充電續航距離短等等,這些都是鋰電池的致命弱點。今後電動汽車的動力究竟是何種電池?確實值得認真關(guan) 注。日本開發燃料電池車的動向,值得我們(men) 注意。
注:本文來源於(yu) 中國經濟周刊,發表於(yu) 2016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