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張國寶:對鋰電池一直有疑慮,技術路線選擇關乎行業生死
張國寶:對鋰電池一直有疑慮,技術路線選擇關乎行業生死 2016-11-25 11:47:50

摘要:張國寶表示,對鋰電池一直有些疑慮,技術路線的判斷和選擇是否正確關(guan) 乎一個(ge) 企業(ye) 乃至一個(ge) 行業(ye) 的生死存亡。

 \
        原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張國寶
        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中國新能源汽車正迎來快速發展的時代。但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電池的技術路線選擇卻成為(wei) 這個(ge) 行業(ye) 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之一。
        近日,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張國寶在中國能源報官方微信號發文表示,對鋰電池一直有些疑慮,技術路線的判斷和選擇是否正確關(guan) 乎一個(ge) 企業(ye) 乃至一個(ge) 行業(ye) 的生死存亡。
        他以彩色電視和廣州汽車引進法國標致汽車為(wei) 例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裝備,使國內(nei) 的工業(ye) 技術生產(chan) 水平上了一個(ge) 檔次,但是也不乏有些國家把行將淘汰的落後技術裝備和產(chan) 品轉移到中國,沒有多久就被淘汰出局。
        “我對鋰電池為(wei) 動力的純電動汽車一直持有一些疑慮,鋰電池重量重,一輛轎車的電池六七百公斤,一輛公交車電池要上噸重。回收廢電池問題也沒有完全解決(jue) 。鋰仍然屬於(yu) 稀有金屬,一旦汽車全部采用鋰電池,鋰就會(hui) 成了稀缺資源。鋰電池一次充電續航距離短等等,這些都是鋰電池的致命弱點。今後電動汽車的動力究竟是何種電池?確實值得認真關(guan) 注。日本開發燃料電池車的動向值得我們(men) 思考。”張國寶說。
        新能源汽車電池行業(ye) 頻獲政策支持
        為(wei) 了促進低排放、低汙染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國家在今年頻出政策利好,希望能從(cong) 新能源汽車的源頭——電池著手,推動行業(ye) 發展。例如,修改電動公交車的補貼政策,停止為(wei) 三元電池公交車提供補貼。
        同時,國務院還表示要加快實現動力電池的革命性突破。推動大中小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協同攻關(guan) 、開放共享的動力電池創新平台。在關(guan) 鍵材料、電池係統等共性、基礎技術研發上集中發力。中央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根據動力電池性能、銷量等指標對企業(ye) 給予獎勵。加大對動力電池數字化製造成套裝備的支持。
        在一係列政策暖風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鋰電池的原材料價(jia) 格碳酸鋰也開始飆升。據證券日報報道,今年以來,碳酸鋰價(jia) 格快速上漲,幾乎每一周提價(jia) 一次,每次提價(jia) 在千元左右,累計漲幅已達23%。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讓整個(ge) 鋰電池產(chan) 業(ye) 鏈都處在亢奮之中,但持續漲價(jia) 的原材料和不斷降低的毛利率還是讓鋰電電芯企業(ye) 大呼“受不了”。
        一麵是原料端過熱,另一麵則是國內(nei) 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仍未有較大突破。電池的能量密度、充電時間、電池的壽命、電池的安全性等問題都有待提高。國家叫停三元電池後,國內(nei) 電池主要以磷酸鋰鐵(LiFePO4)電池為(wei) 主。關(guan) 於(yu) 鋰電池的爭(zheng) 論也從(cong) 未停息。
        電池的技術之爭(zheng)
        國際上,圍繞電池的研發也一直未停止。從(cong) 目前來看,許多電池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上。電池的技術路線選擇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正極材料選擇。這類電池中可供選擇的包括三元化合物、磷酸鐵鋰以及特斯拉使用的鈷酸鋰。當前,國際產(chan) 業(ye) 化的高能量密度電池也以三元體(ti) 係為(wei) 主,韓國三星等公司仍在該領域重點布局。但國內(nei) 因熱控安全問題,被叫停。
        特斯拉則一直熱捧鈷酸鋰電池,但該電池需要將眾(zhong) 多鈷酸鋰電池堆疊在一起。精確管理這些小電池,是技術突破的重點。特斯拉選擇的方式是將它們(men) 劃分成數百個(ge) 小單元分別控製,但這樣做的缺點是導致汽車成本過高,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第二,氫燃料電池,這也是張國寶所說的值得關(guan) 注的技術路徑之一。氫燃料電池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氫氣送到燃料電池的陽極板(負極),經過催化劑(鉑)的作用,氫原子中的一個(ge) 電子被分離出來,失去電子的氫離子(質子)穿過質子交換膜,到達燃料電池陰極板(正極),與(yu) 氧原子和氫離子重新結合為(wei) 水。
        但由於(yu) 氫的來源、安全性,以及催化劑金屬鉑的稀缺等問題,目前該電池的使用並未在全球大範圍推進。日本豐(feng) 田汽車生產(chan) 商是該技術的支持者,該公司去年曾推出過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
        第三,石墨烯電池。石墨烯的出現後,有人認為(wei) 它將終結新能源汽車續航問題,因為(wei) 以石墨烯為(wei) 原料的鋰電池能量密度高達600wh/kg,是傳(chuan) 統動力鋰電池的5倍。但從(cong) 目前情況看,石墨烯的成本仍然過於(yu) 昂貴,無法大規模商用。
        張國寶稱,自己一直在關(guan) 注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無疑現在鋰電池是電動汽車動力的主流。但今後,電動汽車的方向究竟是混合動力?鋰電池純電動?還是氫燃料電池?確是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發表於(yu) 2016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