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2016年能源形勢預判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2016年能源形勢預判 2016-11-25 11:35:24

摘要:過剩的能源形勢會(hui) 引發哪些新形勢?我們(men) 該如何應對?且看張國寶對我國2016年能源形勢的幾點看法。

 \
      如何預測2016年的能源形勢?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選擇用"剩"字來形容。過剩的能源形勢會(hui) 引發哪些新形勢?我們(men) 該如何應對?且看張國寶對我國2016年能源形勢的幾點看法。
        2016年的能源形勢如果讓我選擇用一個(ge) 漢字來表述的話我將選擇"剩",也就是說煤、電等能源產(chan) 品將繼續2015年的形勢,供過於(yu) 求,價(jia) 格疲軟,特別是電力過剩的狀況將更加突顯出來。
        建國以來的大部分時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大部分時間我們(men) 麵臨(lin) 的形勢是能源短缺,能源工作的主要內(nei) 容也是增加供應,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我們(men) 習(xi) 慣了這種工作方式、思維方式。
        但是近兩(liang) 年來形勢發生了變化,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能源生產(chan) 能力的總量已經很大,加上經濟發展速度減緩,需求疲軟,煤、電等主要能源產(chan) 品已經出現供過於(yu) 求:煤炭價(jia) 格低靡,發電設備的利用小時數逐年下降,燃煤火電發電小時數2015年在2014年下降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跌至年4329小時,比上年下降410小時,比平均5500小時的設計值要低1200個(ge) 小時左右,設備利用率已經很低。
        按此數據,既然不新增發電裝機容量,隻要提高設備利用率就能滿足需要。2015年我國用電量僅(jin) 增長0.5%,而發電設備的裝機容量已達15.06億(yi) 千瓦,比上年增長10.4%,這已經給2016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進一步下跌留下了伏筆。
        問題是我們(men) 習(xi) 慣了增產(chan) 能,喊短缺的各級政府部門、協會(hui) 還在延續慣性思維。
        在2015年初的能源委員會(hui) 會(hui) 議上,我發言說要注意電也岀現供大於(yu) 求時,與(yu) 會(hui) 領導說在訪問地方時,有的省匯報還有說有可能電力供應緊張的,還在爭(zheng) 搶建新的發電廠。
        2016年估計還要延續2015年這一趨勢,即:需求增長繼續低迷,在鋼鐵等主要耗能產(chan) 品產(chan) 量預計下降的形勢下,第二產(chan) 業(ye) 的電力消費估計將是負增長,第三產(chan) 業(ye) 、居民用電有所增長,往好的估計最多也隻有8%左右,第一產(chan) 業(ye) 本來占比就不大,大體(ti) 持平或下降,電力消費的増長很可能是負增長,而因為(wei) 電力裝機在建規模很大,2016年新增裝機還有可能達到1億(yi) 千瓦,電力裝機規模可能增長6.5~7%,這就導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進一步下降,燃煤火電發電小時數將有可能跌到4000小時以內(nei) ,設備利用率,投資效益下降。
        在這樣的形勢下會(hui) 出現各種發電方式爭(zheng) 搶發電量。為(wei) 了照顧一部分已經建成發電廠的生存,會(hui) 影響風能、太陽能、水電、核電的利用,如果沒有強力的調度準則,棄風、棄光、棄水,甚至於(yu) 棄核在2016年都有可能發生,給發展清潔能源帶來負麵影響。
        在預測"十三五"電力需求時,我們(men) 有的行業(ye) 組織還在延續過去的弾性係數法,把弾性係數估計過高,因此對"十三五"的電力需求增長估計偏高。
        由於(yu) 煤炭產(chan) 能產(chan) 量積累過高,還存在漏報瞞報情況,實際產(chan) 能產(chan) 量要高於(yu) 統計局的官方統計數,估計實際產(chan) 能有可能達到40億(yi) 噸/年。因此2015年煤炭行業(ye) 供大於(yu) 求十分明顯,秦皇島港5500大卡下水煤價(jia) 下跌到400元一噸以下,大部分煤炭企業(ye) 經營困難,但是去產(chan) 能舉(ju) 步維艱,大家都在等待形勢好轉,需求回升,所以大多數還在等待,實際產(chan) 能減少有限。
        但是在國際社會(hui) 關(guan) 注溫室氣體(ti) 排放,鼓勵發展低碳經濟、低碳能源的大趨勢下,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不可能像煤炭行業(ye) 的同誌期待的那樣,減煤已經是個(ge) 大趨勢。行業(ye) 協會(hui) 應當對此有一個(ge) 客觀和清醒的認識,不能為(wei) 了打氣,繼續說2016年煤炭需求還會(hui) 有小幅增長,需求總量還很大。事實將證明這種預測導向不利於(yu) 煤炭企業(ye) 下決(jue) 心進行調整。
        2016年各主要用煤產(chan) 業(ye) 都將呈下降趨勢。例如占用煤總量一半以上的煤炭發電行業(ye) ,雖然燃煤機組容量有增加,但是燃煤機組的發電總量不會(hui) 增加,燃煤機組的發電小時數將下降,所以用於(yu) 發電的燃煤總量不會(hui) 增加,會(hui) 有所下降。而鋼鐵、建材的用煤量將呈下降趨勢,因此煤炭的總用量將下降,在去產(chan) 能進展緩慢的情況下,2016年煤炭價(jia) 格回升的期待也很困難,預計煤炭價(jia) 格仍將疲軟,每噸煤價(jia) 還將處於(yu) 300多元的低價(jia) 位。價(jia) 格疲軟將推動結構加快調整。煤炭的救贖要靠堅決(jue) 的壓產(chan) ,行業(ye) 協會(hui) 的重點應放在結構調整上來。
        由於(yu) 以交通運輸為(wei) 代表的行業(ye) 對原有的需求呈剛性需求,電動車替代規模還不大,所以2016年原油消費總量仍將有小幅增加。但由於(yu) 儲(chu) 油設施有限,大量増加進口用於(yu) 儲(chu) 存餘(yu) 地不大。預計全年進口增長將放緩,約在3.3億(yi) 噸。自產(chan) 原油在2015年未降反升的情況下已經使高成本油田虧(kui) 損嚴(yan) 重。預計2016年原油的國內(nei) 產(chan) 量應在2億(yi) 噸以下。國際原油產(chan) 能供大於(yu) 求,在低油價(jia) 的情況下,2015年有能力增加儲(chu) 備的國家都增加了儲(chu) 備。2016年在庫存大的壓力下去庫存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因此至少在三季度之前,估計油價(jia) 仍將處於(yu) 低位,盡管石油炒家會(hui) 利用地緣政治、國際熱點等因素短暫推高油價(jia) ,但是總的趨勢在三季度以前國際油價(jia) 一桶仍然很難高於(yu) 40美元。甚至在全年都是如此。
        國內(nei) 市場產(chan) 品供應充足,保供不是問題,但是新的油品進一步降價(jia) 的期待不大可能。政府將在價(jia) 格底線的範圍內(nei) 控製油價(jia) 進一步下跌。天然氣的價(jia) 格比起傳(chuan) 統能源仍顯偏高,是製約天然氣大規模應用的障礙。但由於(yu) 它的清潔性、方便性,市場逐漸向小城市和農(nong) 村延伸,用氣總量還會(hui) 有所增加。由於(yu) 防止霧霾、改善空氣質量的需要,一部分城市盡管氣價(jia) 高於(yu) 煤價(jia) ,還會(hui) 推進氣代煤工作。因此2016年天然氣的總需求量比起其他能源產(chan) 品增幅仍會(hui) 比較高。估計全年需求增長還將在8%以上。全球天然氣資源供應充足,現貨價(jia) 格比過去也有所下降,由於(yu) 油價(jia) 上漲乏力,氣價(jia) 上漲也乏力,供應不會(hui) 成為(wei) 主要矛盾。
        核電在建機組在2015年底達到26台,2016年還將有9台核電機組共1093萬(wan) 千瓦陸續投產(chan) ,包括台山的三代核電機組在內(nei) 。我最擔心的是在電力市場疲軟的情況下,核電機組也不能滿發,像現在大連紅沿河機組一樣,出現所謂棄核現象。由於(yu) 核電的發電特性,調節能力差,這是完全可能發生的。
        風能、太陽能作為(wei) 清潔能源在2016年仍然將有較大的增長,但是棄風、棄光及補貼不及時到位的現象仍難以避免。新能源工作不僅(jin) 要放在增加數量上,還要努力降低成本,減少補貼,增強與(yu) 傳(chuan) 統能源的競爭(zheng) 力才能持續發展。
        鑒於(yu) 上述形勢,2016年的能源工作重點將不再是放在增加供給上,而是應把主要工作重點放在調結構,去落後產(chan) 能,科技創新,國際能源合作等上。最近國家能源局關(guan) 於(yu) 加強供給側(ce) 管理的各項措施中有不少涉及到這方麵的內(nei) 容,比如將控製審批煤電和煤礦項目。但是由於(yu) 在建規模較大,規劃的幾個(ge) 煤電基地還會(hui) 建設,控製產(chan) 能的工作將十分艱巨。如果讓我提一個(ge) 具體(ti) 建議,我建議將大城市中燃煤熱電聯供機組逐漸淘汰,改為(wei) 燃氣聯合循環熱電聯供機組,這樣可以改善城市空氣質量,也會(hui) 促進燃氣輪機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再就是淘汰落後發電廠也應把淘汰自備電廠中不必要的小機組考慮進去,製定淘汰不必要自備電廠的政策措施。推進改革的重點不是放在變機構上,應在能源價(jia) 格改革上下更大的功夫。例如可以考慮加快石油產(chan) 品價(jia) 格的市場化改革,逐步把石油產(chan) 品定價(jia) 權放給市場。逐步放開原油進口、油品出口,天然氣進口,降低準入門檻,循序漸進推進改革,看得準的先改,一時看不準的不要貿然行動。
        在能源國際合作上,應利用國際油氣價(jia) 格低迷的有利時機,不失時機,投資有利的油氣資產(chan) 。要以長遠眼光看待國際能源投資,加快實施中俄東(dong) 線、中亞(ya) 天然氣管道擴容。加快能源裝備技術走出去步伐,鼓勵包括民營企業(ye) 在內(nei) 的能源企業(ye) 向國際化企業(ye) 方向發展。
        注:本文來源《中國能源報》,發表於(yu) 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