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能源是長青產業 石油價格在明年應有所回升 2016-11-22 16:46:57
摘要:在研究能源價(jia) 格時,供需基本麵仍然是影響價(jia) 格的基本因素,但金融、地緣政治對能源價(jia) 格的影響日漸突出。

不管世界如何變化,科技進步如何日新月異,空氣、水、糧食和能源始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過去如此,今天如此,將來還將如此。所以我認為(wei) 能源才是真正的長青產(chan) 業(ye) ,人類須臾不能離開。近兩(liang) 年由於(yu)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能源消費增長也放緩,加上供應增加,能源市場呈現疲軟,價(jia) 格下跌。石油價(jia) 格低迷是這兩(liang) 年能源領域的一大關(guan) 注點。在經過近兩(liang) 年的價(jia) 格低迷後,石油供需狀況在做出調整,逐漸趨向新的平衡,石油價(jia) 格出現回暖的跡象。由於(yu) 去庫存還需要一定時間,價(jia) 格回升也需要一定時間,但價(jia) 格回暖的趨勢已經可以預見。石油價(jia) 格在明年應該有所回升。
在研究能源價(jia) 格時,供需基本麵仍然是影響價(jia) 格的基本因素,但金融、地緣政治對能源價(jia) 格的影響日漸突出。
其次,從(cong) 長遠看,可再生能源終究要替代化石能源,但石油在相當長時間內(nei) 還將在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是這個(ge) 時代的另一個(ge) 亮點。由於(yu) 能源消費與(yu) 溫室氣體(ti) 排放密切相關(guan) ,在國際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氣候變化的氛圍下,新能源的發展得到高度關(guan) 注。如果從(cong) 長遠看,可再生能源終究要替代化石能源,人類應當未雨綢繆。類似電動汽車這樣的石油替代產(chan) 品應該大力推廣應用,但從(cong) 近期來看,化石能源,特別是石油對於(yu) 像飛機這樣的交通運輸領域來講,還具有不可替代性。石油在相當長時間內(nei) 還將在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能源問題還與(yu) 地緣政治有著密切關(guan) 係,關(guan) 注地緣政治的變化和金融市場的影響是研究能源問題必不可少的內(nei) 容。
目前,中國在世界能源事務中已經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影響力,能源事務沒有中國參與(yu) 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石油進口量也逐漸與(yu) 美國大體(ti) 相當,成為(wei) 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因此中國在世界能源事務中已經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影響力,能源事務沒有中國參與(yu) 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技術進步很快,在傳(chuan) 統能源領域,例如煤炭發電、輸變電領域,中國某些技術已經居於(yu) 世界先進行列。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應當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技術。
中國能源工作的重點已經從(cong) 增加供給為(wei) 主轉變為(wei) 以調整結構技術進步為(wei) 主。受經濟減速的影響,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也在放緩,十年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能源需求增長8%~9%的狀況已經改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能源需求的增速都很低。煤炭價(jia) 格、電力需求也出現了疲軟。中國已經從(cong) 過去幾十年以增加供給來滿足能源快速增長需求為(wei) 特征的能源工作狀態,轉變為(wei) 以調整能源結構,技術進步為(wei) 主的工作重點,但是國內(nei) 還有些人沒有清醒地從(cong) 過去習(xi) 慣的狀態調整過來。煤電仍然上得過快。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與(yu) 氣候變化相關(guan) 的煤炭消費峰值,過去多數專(zhuan) 家設定為(wei) 2030年,後來又提前到2020年,但就我個(ge) 人看,我認為(wei)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在改革和執行能源政策時中國同樣存在不同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能源研究機構要跳出這種利益集團的立場來客觀分析問題。
從(cong) 全球能源形勢來看,一方麵,世界能源治理結構是又一個(ge) 值得研究的課題。IEA隻代表了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國,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潮流,必須進行改革才有生命力。但是現在OECD組織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另一方麵,全球化遇挫折,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最近的一大新聞是英國脫歐,眾(zhong) 說紛紜。在我看,貿易保護主義(yi) 在抬頭,國際發達國家熱衷推出的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在能源研究中應該正視這個(ge) 問題。
注:本文來源《財經》雜誌,文章發表於(yu) 2016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