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銳:光伏光熱不存在“誰替代誰”的問題 2016-09-29 10:48:32
摘要:近期,光熱發電領域捷報頻傳(chuan) 。僅(jin) 在9月,先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光熱發電標杆上網電價(jia) 政策,接著國家能源局也公布了我國首批20個(ge) 示範項目名單,這兩(liang) 則消息意味著我國光熱發電號角已鳴。
近期,光熱發電領域捷報頻傳(chuan) 。僅(jin) 在9月,先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光熱發電標杆上網電價(jia) 政策,接著國家能源局也公布了我國首批20個(ge) 示範項目名單,這兩(liang) 則重磅消息意味著我國光熱發電號角已鳴,即將邁入新征程。值此2016年首屆德令哈國際光熱大會(hui) 期間,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對目前業(ye) 界關(guan) 注的一些問題分享了他的看法。
係統配置要以發電成本最低為(wei) 原則
記者:我國光熱產(chan) 業(ye) 於(yu) 近期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標杆上網電價(jia) 。您如何看待這次光熱電價(jia) 的出台?
孫銳: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了我國第一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的上網電價(jia) ,表明了中央政府主管部門對光熱發電這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方式的認可以及堅定不移地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態度和力度。這一舉(ju) 措必將對光熱發電產(chan) 業(ye) 發展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光熱發電的工程應用和產(chan) 業(ye) 都進入了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太陽能熱發電標杆上網電價(jia) 政策的通知》指出,“核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含4小時以上儲(chu) 熱功能)標杆上網電價(jia) 為(wei) 每千瓦時1.15元(含稅)”,麵對上述要求,針對光熱發電的槽式、塔式、菲涅爾式及碟式,您認為(wei) 哪種技術路線未來更具發展前景?
孫銳:碟式光熱發電不能儲(chu) 熱,因此近期公布的示範項目名單裏沒有碟式。其餘(yu) 三種聚光集熱方式都可以配置儲(chu) 熱係統,滿足上述要求。實際上,具體(ti) 項目的聚光集熱係統和儲(chu) 熱係統配置要以發電成本最低為(wei) 原則。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項目最經濟的聚光集熱係統和儲(chu) 熱係統配置支撐機組無光照運行時間要超過4小時。如果要達到10小時以上的係統配置,不同的聚光集熱方式和不同的吸熱介質,在經濟性上有很大差異。這個(ge) 問題很複雜,要針對每種具體(ti) 的情況來具體(ti) 分析。簡單來說,采用熔鹽作為(wei) 吸熱介質的聚光集熱方式對大容量儲(chu) 熱最為(wei) 有利,但不同的聚光集熱方式采用熔鹽作為(wei) 吸熱介質,所采取的防止熔鹽凝結的解決(jue) 方案不同,在可靠性和經濟性上也有很大差別。
光熱發電發展不能忽視國際合作
記者:剛剛您也提到了經濟性,的確,成本高是目前全球光熱麵臨(lin) 的一個(ge) 實質性問題。有觀點認為(wei) ,未來全球光熱發電成本的降低主要靠中國的努力,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孫銳:僅(jin) 就製造成本而言,這一觀點是對的,因為(wei) 光熱發電所用的設備和材料絕大部分屬於(yu) 我國過剩產(chan) 能行業(ye) 的產(chan) 品我國在成本上的優(you) 勢顯著;但在光熱發電技術方麵,國外公司在研發投入和工程實踐方麵的優(you) 勢要強於(yu) 我國。因此,降低全球光熱發電的成本,需要國際上的專(zhuan) 有技術公司和我國的相關(guan) 企業(ye) 通力協作,共同努力。
記者:縱觀全球的光熱情況,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麵將會(hui) 出現怎樣的合作與(yu) 競爭(zheng) 前景?
孫銳:對於(yu) 我國的光熱發電市場,國際合作是多方位的,如外資獨立在我國建立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建立合資企業(ye) 、提供工程谘詢服務等。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外專(zhuan) 有技術公司在我國成立了合資企業(ye) ,並將在第一批示範項目中占具一定的份額。那麽(me) 麵對國際市場,我國的專(zhuan) 有技術公司因缺少工程業(ye) 績,尚無法獨立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但一些企業(ye) 已經作為(wei) 國外企業(ye) 分包商不同程度地參與(yu) 了國際光熱發電的工程建設。這些國際合作對提升我國光熱發電的技術水平、相關(guan) 設備及材料的質量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記者:時至今日,我國部分企業(ye) 在光熱技術上小有成就,這也為(wei) “國產(chan) 化”漲了幾分誌氣,但這畢竟隻是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勢。隨著示範項目建設的真正起航,業(ye) 界對待光熱技術國產(chan) 化和國外引進上應持怎樣的態度?您有何相關(guan) 建議?
孫銳:中國的市場是一個(ge) 開放的市場,對待國外公司、合資企業(ye) 和國內(nei) 公司態度應該是相同的。所有企業(ye) 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平等競爭(zheng) ,優(you) 勝劣汰。國內(nei) 企業(ye) 自主開發的技術,經過了試驗和工程的成功驗證,是完全可以信賴的。根據以往的工程經驗,國內(nei) 企業(ye) 參與(yu) 投標競爭(zheng) 對降低投標價(jia) 格是非常有效的。為(wei) 了鼓勵項目法人采用國內(nei) 企業(ye) 的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國家應對項目法人實行稅收減免政策。
光伏光熱不存在“誰替代誰”的問題
記者:與(yu) 光伏相比,光熱發電的優(you) 勢在於(yu) 能夠儲(chu) 能。但是在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以及儲(chu) 能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光伏+儲(chu) 能”的模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麽(me) 未來光熱發電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還能維持多久?
孫銳:我認為(wei) 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更多的是互補關(guan) 係。光伏發電不僅(jin) 是發電成本低,而且係統簡單、運行維護方便,可以利用屋頂、牆麵、水麵、山坡等一切可利用的場地裝設光伏發電係統。但對於(yu) 集中式光伏電站而言,由於(yu) 電力輸出的間歇特性,必須配套建設調峰電源。目前化學儲(chu) 能造價(jia) 高,尚不具備大規模應用的經濟性,在西部地區缺少建設抽水蓄能電站站址資源,即使可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在相同的儲(chu) 能條件下,“光伏+儲(chu) 能”的總成本要遠高於(yu) 光熱發電。
記者:針對同屬可再生能源的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未來應如何平衡二者的發展?
孫銳:既然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是互補關(guan) 係,就不存在誰替代誰。它們(men) 都具有各自的優(you) 越性,應用的環境條件也有很大的區別,因此,二者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關(guan) 鍵在於(yu) 我們(men) 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方式,揚長避短。光熱發電適合在太陽直接輻射量高、擁有廣闊的未利用土地資源的西部地區,它可以作為(wei) 電力係統的可靠電源來承擔電網的基本負荷,也可作為(wei) 調峰機組承擔電網的高峰負荷。而光伏發電更適合於(yu) 分布式發展,在太陽直接輻射資源豐(feng) 富的西部地區也可以與(yu) 光熱發電結合發展光伏,但要盡可能地利用山坡等光熱發電無法利用的土地。光熱發電的裝機容量越大,對電網接納風電和光伏發電量的能力就越強。因此,光熱發電的發展對所在地區解決(jue) “棄風”、“棄光”問題是大有幫助的。(中國電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