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戴遴:解決充電樁企業低迷 民用市場開發是關鍵
戴遴:解決充電樁企業低迷 民用市場開發是關鍵 2018-08-15 10:23:27

摘要:近日,北京發改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對本市部分環保行業(ye) 實施用電支持政策的通知》稱,8月1日起,北京地區正式開始免收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需容電費(基本電費),免收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近日,北京發改委發布了《關(guan) 於(yu) 對本市部分環保行業(ye) 實施用電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稱,8月1日起,北京地區正式開始免收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需容電費(即基本電費),免收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電費成本的下降,對以電“續命”的新能源汽車來說無疑是件好事,但需容電費的取消真的能有效帶動整個(ge) 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的發展嗎?目前充電樁行業(ye) 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麽(me) ?《通知》的發布對充電樁企業(ye) 的發展又有何積極意義(yi) ?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投資協會(hui) 能源投資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秘書(shu) 長、車聯(TIAA)智慧停車及充換電分聯盟秘書(shu) 長戴遴。
\
  車牌號比電費更重要
  中國能源報:北京出台之前。其他地區有過類似的案例嗎?
  戴遴:兩(liang) 年前,福建廈門為(wei) 了解決(jue) 充電難的問題,就在推行類似的政策。為(wei) 了調動企業(ye) 參與(yu) 充電場站建設的積極性,在電價(jia) 上讓利於(yu) 民,報建的充電場站執行大工業(ye) 電價(jia) 的半價(jia) ,2毛6分—2毛9分,不分峰穀電。從(cong) 效果來看,市場反應不錯。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wei) 在北京實施也會(hui) 帶動當地充電樁企業(ye) 的發展嗎?
  戴遴:我認為(wei) 在北京討論這件事情的意義(yi) 並不大。目前北京存在的問題並不是電費問題,而是能否拿到車牌號的問題,據我所知,目前新能源汽車牌照搖號已經排到了2023年。目前北京的大部分充電樁企業(ye) 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原因是新能源車輛太少,出租車和物流車的數量有限,民用客戶想買(mai) 車卻沒牌號,北京的民用市場短期內(nei) 起不來,電費下降所帶來的推進作用就小了。
  解決(jue) 問題的方法在於(yu) 把民用市場釋放出來,樁企的投資積極性才會(hui) 被激活。建議北京市政府製定一個(ge) 標準,對配備充電設施停車位的客戶,可放寬綠牌的發放條件,這不僅(jin) 有利於(yu) 增加存量市場更換新能源車的動力,而且也有利於(yu) 增量市場的有序釋放。如此,樁企、新能源車企都可煥發新的活力,北京的這方麵的內(nei) 需市場也將會(hui) 被快速拉動。同時,由車帶來的排放也能快速降下來,北京的藍天將會(hui) 更有保障。
  二三線城市效果更好
  中國能源報:那這個(ge) 政策應該放在什麽(me) 地方才會(hui) 起到更好的作用?
  戴遴:我認為(wei) 在二線以下的城市推行這個(ge) 政策會(hui) 產(chan) 生更好的效果。基礎電價(jia) 下降,政府讓利給運營企業(ye) ,有利於(yu) 帶動產(chan) 業(ye) 投資。
  最近有很多地方政府希望我們(men) 給他們(men) 推薦新能源汽車企業(ye) 在當地落戶,其實求人不如求己,車企關(guan) 心的是賣車的問題,充電樁的建設有利於(yu) 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培育,如果地方政府把消費市場培育起來,就不怕車企不來。
  因此我認為(wei) ,在二三線城市,北京的政策、廈門的政策可借鑒,既要讓利給樁企的運營方,又要給新能源汽車找到1:1的配備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消費市場起來了,樁企、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
  中國能源報:靠政策推動充電樁行業(ye) 的發展您覺得有何好處?
  戴遴:我認為(wei) 不管是地方政策還是國家政策,其所具備的導向性和鼓勵作用,在行業(ye) 起步期非常重要。目前充電樁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是得利於(yu) 政策的推動。
  充電樁是一個(ge) 戰略引擎,能不能用好,事關(guan) 重大!
  我們(men) 國家是一個(ge) 缺少石油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ge) 石油消費大國。傳(chuan) 統汽車消費了我們(men) 絕大多數的進口石油。能源安全是我國最重要的國家安全問題,解決(jue) 能源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我們(men) 曾做過一個(ge) 測算,1億(yi) 台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一年綜合節能的效益在5-6萬(wan) 億(yi) 元之間,3億(yi) 台新能源車投放市場,一年綜合節能的收益在12萬(wan) 億(yi) 元以上。
  在當前國外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相關(guan) 配套產(chan) 業(ye) 投資的速度更要加快,一是能源安全的迫切性需要;二是產(chan) 業(ye) 彎道超車的需要;三是節能減排的需要;四是藏富於(yu) 民的需要;五是拉動萬(wan) 億(yi) 內(nei) 需的需要。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下一個(ge) 製約性因素將是配備以充電設施為(wei) 基礎的微電網係統停車位的建設速度,希望國家、智庫、金融方麵進行充分的研究,若計劃得好,我們(men) 將迎來百萬(wan) 億(yi) 級新能源市場的新動能。
  技術創新是生存之道
  中國能源報:後期補貼取消之後,充電樁行業(ye) 將麵臨(lin) 怎樣的衝(chong) 擊?
  戴遴:補貼好比是輸血,輸血是為(wei) 了獲得更好的造血能力,如果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行,光靠輸血就是廢人。對企業(ye) 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完全依靠補貼支撐的企業(ye) ,補貼退坡之後定將退出市場,但我相信那些優(you) 質的企業(ye) 會(hui) 在競爭(zheng) 中留下來。
  對於(yu) 運營性企業(ye) 而言,需要考慮的是車樁場聯動的問題。對於(yu) 裝備製造業(ye) 企業(ye) 來說,技術創新,也就是自身造血的能力必須具備。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wei) 目前充電樁企業(ye) 麵臨(lin) 的最大問題是什麽(me) ?
  戴遴:我感覺目前充電樁行業(ye) 存在兩(liang) 個(ge) 方麵的大問題。
  一是,技術路線的升級值得重新思考。中國大多數充電樁企業(ye) 誕生於(yu) 電子企業(ye) 的轉型企業(ye) ,電子產(chan) 品對元器件的要求與(yu) 電力設施對元器件的要求不同,讓電子產(chan) 品承擔電力設施的功能,難度確實很大。
  二是,要盡快實現互聯互通。當500公裏以上續航裏程的電動車普遍進入市場後,最經濟的充電模式是分布在各小區的穀電慢充模式,這是最能與(yu) 電網保持友好的用電模式。2019年將是新能源汽車民用市場的啟動元年。很多企業(ye) 都認為(wei) 數據很重要,所以對源代碼全麵保密,不向第三方開放,結果增加了大量數據維護與(yu) 運營的投資,但是數據隻有在一定區域內(nei) 存在集群優(you) 勢的時候,才有價(jia) 值。所以,很多小微企業(ye) 的有限利潤都消耗在這方麵的投資上,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對於(yu) 客戶來講,下載一大堆APP,消費體(ti) 驗不好。樁企之間能否互聯互通,是未來商業(ye) 樁及公用樁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