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白克力:深化電力體製改革 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多能互補等示範項目建設 2018-04-10 11:15:24
摘要:能源是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hui) 長治久安至關(guan) 重要。站在新的起點上,能源工作如何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履行新使命、展現新風貌、取得新成效?

記者:能源被譽為(wei) 現代社會(hui) 的血液,請問當前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如何?
努爾˙白克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國能源係統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深入推進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革命,能源事業(ye) 取得顯著成就、發生深刻變革。主要體(ti) 現在以下五個(ge) 方麵:能源供給質量實現重大變革,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和核電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成效顯著;能源消費結構實現重大轉型,煤炭消費比重累計下降8.5個(ge) 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大幅提升,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0.7%;能源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多項自主關(guan) 鍵技術躍居國際領先水平;能源治理方式實現重大轉變,“放管服”改革成效顯著;能源國際合作產(chan) 生重大影響,“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亮點紛呈,我國正在從(cong) 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參與(yu) 者、貢獻者向引領者加快轉變。
同時,我國能源發展麵臨(lin) 的環境形勢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影響能源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的發展變化,國內(nei) 能源生產(chan) 與(yu) 消費、能源區域和城鄉(xiang) 發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能源治理能力、能源體(ti) 製機製改革、能源科技創新等方麵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保障供應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轉變,由人民群眾(zhong) “用得上”向“用得起”“用得好”加快轉變。
記者:能源事業(ye) 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
努爾˙白克力:黨(dang) 的十九大著眼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全局,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部署,進一步豐(feng) 富完善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理論,指明了新時代能源發展的方向。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推動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在能源領域落地生根,最核心的就是堅定不移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向縱深發展。
具體(ti) 來說,就是要自覺服從(cong) 和積極服務於(yu) 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緊緊圍繞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進行統籌謀劃和係統推進,在思路理念上始終做到“七個(ge) 堅持”。一是堅持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wei) 政治使命,絕不能因為(wei) 能源供需形勢總體(ti) 寬鬆而放鬆甚至忽視能源供應保障,切實提高政治和戰略定位,著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運行水平。二是堅持把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求作為(wei) 根本方向,加快能源民生工程建設,培育壯大能源服務新模式新業(ye) 態。三是堅持把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作為(wei) 責任擔當,深刻把握能源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著力推動能源綠色發展,堅決(jue) 摒棄“黑色增長”。四是堅持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作為(wei) 崇高願景,緊緊圍繞黨(dang) 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不斷拓展能源國際合作新空間、新平台,著力增強我國在國際能源舞台的影響力、塑造力,更好推動引領國際能源治理變革和秩序重建。五是堅持把穩中求進作為(wei) 工作總基調,著力築牢“穩”的基礎,增強“進”的態勢,確保能源發展步調節奏始終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協調相一致。六是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根本要求,加快推進全方位的深刻革命,加快實現能源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切實扭轉規模數量型、粗放浪費型的傳(chuan) 統能源生產(chan) 消費模式。七是堅持把推動能源改革創新作為(wei) 根本動力,進一步深化能源體(ti) 製改革,不斷增強發展的創新力和競爭(zheng) 力。
記者: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國家能源局如何向前推進?
努爾˙白克力: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實現經濟社會(hui) 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能源規律發展、解決(jue) 我國能源發展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
在籌劃指導上,主要從(cong) 七個(ge) 方麵推進建設。分別是建設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體(ti) 係、清潔低碳的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趕超跨越的科技創新體(ti) 係、公平有序的市場運行體(ti) 係、科學精準的治理調控體(ti) 係、共享優(you) 質的社會(hui) 服務體(ti) 係、開放共贏的國際合作體(ti) 係。
在工作實踐上,著力實施六大工程。一是實施非化石能源可持續發展工程,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下大力氣解決(jue) 清潔能源消納問題。二是實施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工程,加快天然氣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建設,積極穩妥做好煤炭、煤電去產(chan) 能,科學推進煤炭綠色高效開發利用,持續推動油品質量升級。三是實施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積極推進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油氣管網、LNG接收站項目等建設。四是實施能源係統補短板工程,加快建設一批天然氣儲(chu) 氣調峰設施,積極推廣煤電參與(yu) 調峰靈活性改造,紮實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和儲(chu) 能項目建設。五是實施能源改革創新工程,深化電力、油氣體(ti) 製機製改革,大力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積極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多能互補、新能源微電網等示範項目建設。六是實施能源綠色消費及惠民利民工程,大力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紮實推進農(nong) 網改造升級和光伏扶貧工程,有序推廣燃料乙醇。《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