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中國天然氣的發展之路——集中力量辦成大事,各所有製共促發展 2017-09-15 14:10:39
摘要:中國天然氣事業(ye) 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ge) 古老但又年輕產(chan) 業(ye) 的故事;中國天然氣的發展之路,概括來講,就是集中力量辦成大事,各所有製共促發展。

>>一、中國天然氣事業(ye) 發展的簡單回顧
天然氣在中國既是一種使用曆史悠久的能源,也是一種大規模使用曆史短暫的新能源。
中國的四川盆地有天然氣資源和地下鹽礦,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記載,四川自貢一帶用天然氣煮鹽鹵水用於(yu) 生產(chan) 鹽。有一本叫做《天工開物》的書(shu) 中有記載,並有用天然氣生產(chan) 鹽的圖畫。
但是直到40年前,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時候,天然氣還隻是少數地區的少數人知道的能源。那時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天然氣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計。
1997年中國建設了第一條長距離天然氣管線——陝京管線,長918公裏,把天然氣輸送到北京。在海南島的北部灣海域發現了海上天然氣,建設了從(cong) 海南島北部灣的鶯歌海到香港的管線,向香港每年供應20億(yi) 立方米天然氣。在東(dong) 海,原地質礦產(chan) 部調查隊,後來叫新星公司,在上海附近的東(dong) 海平湖氣田也發現了少量天然氣,每年可供上海4億(yi) 立方米天然氣。
那時候我已經在國家計劃委員會(hui) 工作,我記得陝京管線還分配給天津每年2億(yi) 立方米,西安每年1億(yi) 立方米的天然氣,但天津還擔心用不完。
直到2003年,天然氣在中國能源中的比重還隻占區區的2.3%,而那個(ge) 時候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天然氣在能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10%,有些國家甚至達到30%。例如在美國、俄羅斯天然氣已經成為(wei) 一種主要的清潔能源。那個(ge) 時候在中國,天然氣主要用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氣,也有少量用於(yu) 生產(chan) 化肥和發電。
2000年以後,中國政府開始謀劃建設從(cong) 新疆到上海的西氣東(dong) 輸管線,全長約4000公裏,設計規模每年120億(yi) 立方米。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建設過這麽(me) 長和這麽(me) 大容量的輸氣管道,也曾經謀求與(yu) 殼牌等外國公司合作,但是沒有成功,最後隻有靠我們(men) 自己來建設。那個(ge) 時候,管線的材料X70鋼,加壓用的燃壓機組我們(men) 都不會(hui) 做,從(cong) 鋼鐵廠研發生產(chan) X70鋼開始一步一步摸索。我們(men) 也沒有建設過大型的儲(chu) 氣庫,因為(wei) 西氣東(dong) 輸工程需要,才在江蘇的金壇利用地下鹽礦空穴建設第一個(ge) 較大的儲(chu) 氣庫。但是西氣東(dong) 輸工程隻用了兩(liang) 、三年就建成了,並且在靖邊和陝京管線相連接,可以向北京、天津供應天然氣。
西氣東(dong) 輸惠及了2億(yi) 多人口,它的重要意義(yi) 是開創了中國開始大規模使用天然氣的時代。用朱鎔基總理的話說,是在神州大地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來又建設了西氣東(dong) 輸二期工程,將天然氣從(cong) 新疆送到廣東(dong) 、香港。
>>二、中國天然氣的對外合作
由於(yu) 中國已發現的天然氣儲(chu) 量不能滿足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我們(men) 在2005年以後開始了與(yu) 俄羅斯、中亞(ya) 各國商談進口他們(men) 的管道天然氣。在中國和中亞(ya) 土庫曼斯坦、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四國元首的親(qin) 自推動下,於(yu) 2009年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從(cong) 境外引入的長輸天燃氣管道,叫做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開創了中國進口境外天然氣的曆史,開始了天然氣的國際合作,中國也成了天然氣的淨進口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初期設計能力每年300億(yi) 立方米,現在已經建成了A、B、C三條管線,走的是同一條路由,與(yu) 西氣東(dong) 輸管道向連接。D線還正在建設中,管線走向與(yu) A、B、C線不同,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進口天然氣的合同數量也擴大到了每年680億(yi) 立方米。我國通過中亞(ya) 天然氣管道已經累計進口天然氣1900多億(yi) 立方米。
後來我們(men) 又與(yu) 緬甸合作,與(yu) 中緬原油管道同期建成了中緬天然氣管道。它的氣源是韓國大宇公司在緬甸孟加拉灣海域勘探開發的海上天然氣,生產(chan) 量一年隻有50億(yi) 立方米左右,賣給了中國。但是現在也還沒有達到每年50億(yi) 立方米的設計能力。但是這條管道使中國偏僻的西南山區的雲(yun) 南省用上了天然氣。現在我們(men) 中國還隻有這兩(liang) 條陸上進口的天然氣管道,俄羅斯的東(dong) 線天然氣管道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可以建成通氣。
在本世紀初,我們(men) 謀劃中亞(ya) 天然氣管道的同時,也開始了LNG的事業(ye) ,經過激烈的招標競爭(zheng) ,我們(men) 最初選擇廣東(dong) 大亞(ya) 灣和福建的LNG接收站進口澳大利亞(ya) 和印度尼西亞(ya) 的液化天然氣,以後又擴大到上海進口馬來西亞(ya) LNG。
現在我們(men) 已經建成運營了11個(ge) LNG接收站,並且還在迅速增加。LNG的進口國也從(cong) 澳大利亞(ya) 、印度尼西亞(ya) 、馬來西亞(ya) ,擴大到了卡塔爾、文萊,BG公司在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州的煤層氣LNG。同樣我們(men) 從(cong) 最初不會(hui) 生產(chan) LNG運輸船和LNG儲(chu) 罐的鋼板,現在已經能向日本商船三井出口LNG運輸船。
短短不到20年時間,中國從(cong) 一個(ge) 天然氣在能源中占比微不足道的國家成長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和俄羅斯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但是目前中國僅(jin) 占全世界天然氣消費量的5.9%,而美國、俄羅斯占到全世界天然氣的33%。目前天然氣在中國能源中的比例已經占6.3%,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但由於(yu) 市場空間大,在中國,天然氣比其他能源增長速度都快。即便在近幾年能源需求相對疲軟的情況下,天然氣增長速度也仍然較快。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2%。進口天然氣410億(yi) 立方米,本國生產(chan) 743億(yi) 立方米,進口的依存度已經達到36.5%。
中國天然氣沒有出口,但為(wei) 了維持香港繁榮穩定,我們(men) 將西氣東(dong) 輸管道通過海底管道延伸到了香港,每年向香港供應10億(yi) 立方米天然氣。台灣商界對進口大陸的天然氣也十分感興(xing) 趣,特別是毗鄰大陸的金門縣,我曾應邀去訪問過。即便海底管道通到台灣島,在工程上現在也可以做到。目前的障礙不是工程技術問題,主要還是兩(liang) 岸的政治關(guan) 係問題,取決(jue) 於(yu) 蔡英文當局的態度。
>>三、集中力量辦大事,多種所有製共同發展,中國城市燃氣事業(ye) 迅速成長
中國的天然氣事業(ye) 從(cong) 無到有,現在在遼闊的國土上已經將西氣東(dong) 輸、陝京管線、川氣出川、沿海天然氣管道、中亞(ya) 天然氣管道、中緬管道初步連接成了一個(ge) 全國性的天然氣管道網絡,並且與(yu) 沿海星羅棋布的LNG接收站連為(wei) 一體(ti) 。這種建設速度在世界上是絕無僅(jin) 有的。中亞(ya) 通過裏海到歐洲的納布科管道,起初比我們(men) 的中亞(ya) 天然氣管道提出還要早,但是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
我們(men) 的天然氣管網既有中央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越性,也有全國各省市眾(zhong) 多企業(ye) 相互支持,體(ti) 現了社會(hui) 主義(yi) 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越性。
目前骨幹管道還是以央企為(wei) 主在建設經營,他們(men) 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但是也有民營企業(ye) 和外資企業(ye) 參與(yu) 。例如從(cong) 山西晉東(dong) 南到河南端氏的煤層氣管道就是有四川一個(ge) 民營企業(ye) 家建設的。新疆吉木乃到哈薩克斯坦齋桑氣田是由民營企業(ye) 廣匯建設經營的。民營企業(ye) 新奧燃氣正在舟山建設LNG接收站。
各省市的支線管網既有地方政府所屬國有企業(ye) ,也有民營企業(ye) ,也有混合所有製企業(ye) 建設經營的。
在城市燃氣事業(ye) 中,民營企業(ye) 、外資企業(ye) 也扮演著重要作用。中國的城市燃氣五家企業(ye) 經營最多,中石油的昆侖(lun) 燃氣(國有)、香港的港華(外資)、華潤(香港中資企業(ye) )、民營的新奧燃氣、中華燃氣,這五家企業(ye) 都經營著約一百多個(ge) 城市的燃氣業(ye) 務。
還有許多城市的燃氣是由地方政府所屬的城市燃氣公司在經營。例如北京燃氣,現在北京的天然氣年消費量已經超過了160億(yi) 立方米/年,甚至超過了紐約市的用氣量,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莫斯科的世界第二大用氣城市,這是我們(men) 始料未及的。明年俄羅斯東(dong) 線天然氣管道投入運營後,中國的天然氣管網將進一步擴大到有一億(yi) 人口的東(dong) 北,連接關(guan) 內(nei) 、關(guan) 外的管網。
中國的企業(ye) 還積極投資於(yu) 境外的天然氣勘探開發。在澳大利亞(ya) 的西北大陸架擁有八分之一股份;在土庫曼阿姆河右岸、俄羅斯亞(ya) 馬爾氣田,都有中國的投資,中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天然氣領域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四、增加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是治理大氣汙染的需要
大家知道,在中國,包括北京在內(nei) 的許多城市飽受霧霾肆虐之苦,政府正在下決(jue) 心治理。造成霧霾的原因盡管爭(zheng) 論還很多,煤炭行業(ye) 還有不同聲音,但中國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太高肯定是原因之一。煤炭在中國能源中的比例現在仍然高達65%,在發電領域,72%發電量是由煤炭發電的。全國煤炭產(chan) 量最高的2013年,產(chan) 量達到38億(yi) 噸,幾乎快佔了世界煤炭消費量的小一半。所以治理霧霾,在大城市以燃氣機組取代燃煤機組是一個(ge) 必然選擇的趨勢。北京市區原有四個(ge) 燃煤發電廠,我在任時堅決(jue) 要求以氣代煤改為(wei) 燃氣的熱電聯供,遇到很大阻力。由於(yu) 霧霾越來越嚴(yan) 重,北京市終於(yu) 下了決(jue) 心,關(guan) 閉了市區所有燃煤發電機組,以先進的燃氣熱電聯供機組取代,但是認識上仍然有人不一致,也有個(ge) 別學者認為(wei) 燃氣機組產(chan) 生的氮氧化物仍然會(hui) 形成霧霾。但我認為(wei) ,無論是倫(lun) 敦還是洛杉磯,治理霧霾都走了以氣代煤的路子。天然氣是比煤清潔的能源是多數人能接受的不爭(zheng) 事實。
>>五、價(jia) 格是擴大天然氣使用的最大製約因素
現在在中國以氣代煤的一個(ge) 大的製約因素是價(jia) 格,在中國天然氣價(jia) 格成本還是高於(yu) 煤炭。許多專(zhuan) 家呼籲要考慮汙染成本,實行炭交易,加大收取排汙費。在受各種利益集團、各種意見掣肘下,實行起來阻力很大。但是我認為(wei) 能源的清潔化是曆史的必然趨勢,任何利益集團都必須想明白這一點。現在中國正在進行天然氣價(jia) 格改革,但是如何讓天然氣具備競爭(zheng) 力依然是個(ge) 難點。有相當強烈的意見認為(wei) ,中國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結構很難改變,而天然氣資源不足。其實就世界範圍而言,現在天然氣資源充足,中國國內(nei) 也有很大潛力。例如中國的煤層氣有潛力,以及現在開發規模還不大,但出現增長勢頭的頁岩氣,資源不應成為(wei) 主要的製約因素。
關(guan) 於(yu) 天然氣的定價(jia) ,在亞(ya) 洲長期以來一直沿用日本提出的S曲線模式。亞(ya) 洲的天然氣價(jia) 格一直高於(yu) 其他國際市場價(jia) 格,隨著天然氣國際市場發生變化,資源供應充足,而市場增長趨緩,出現了要求天然氣價(jia) 格與(yu) 石油價(jia) 格脫鉤的呼聲。今年LNG的現貨市場價(jia) 格往往低於(yu) 長協價(jia) 格,反映出天然氣國際市場供應充足,從(cong) 賣方市場轉為(wei) 買(mai) 方市場的跡象。
>>六、世界能源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能源問題和國際政治經濟緊密相關(guan) ,我曾經以政經相交織形容國際能源人合作的複雜性。在能源領域,美國的頁岩革命影響巨大,美國從(cong) 進口依存度很大變成了天然氣的出口國。從(cong) 加拿大進口減少,並且可以向墨西哥出口,還謀求向亞(ya) 洲、歐洲出口。中東(dong) 國家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出口市場等等,必將影響國際政治的格局和美國外交政策的取向。世界能源的格局正在重塑,最主要的特點是由於(yu) 經濟增速趨緩,能源需求疲軟,2016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隻增長了1.5%,比2015年增長2.3%還低0.8%,可能是曆史最低增長年份了。目前油價(jia) 在50美元/桶上下徘徊,LNG的現貨價(jia) 大體(ti) 是7美元/mmbtu。雖然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公約,但全球重視氣候變暖,重視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受到空前重視,保持高速增長,清潔能源比重上升的趨勢沒有改變。用天然氣取代煤炭的選項沒有改變,美國國內(nei) 也是如此。
>>七、中國正在成為(wei) 全球天然氣市場最活躍的國家
中國已經迅速成長為(wei) 天然氣的生產(chan) 和消費大國,而且市場空間很大,潛力還遠沒有發揮。其實城市燃氣的價(jia) 格彈性也很大,例如人均收入遠不如北京、上海的伊春天然氣價(jia) 格一方4.70元,而北京才2.27元。天然氣在中國仍然是以居民民用為(wei) 主,但分布式能源、交通用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長。中國需要向各國學習(xi) ,與(yu) 各國合作。我國正在爭(zheng) 取成為(wei) 國際天然氣聯盟的輪值主席國,並積極爭(zheng) 取舉(ju) 辦2024年世界天然氣大會(hui) ,中國正在成為(wei) 全球天然氣市場最活躍的國家。(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