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葉奇蓁[/page][page]葉奇蓁[/page]葉奇蓁,男,1934年9月16日出生於(yu) 武漢,浙江海寧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核反應堆及核電工程專(zhuan) 家。曾任我國生產(chan) 發電兩(liang) 用堆設計總工程師。
1955年畢業(ye) 於(yu) 上海交通大學。
1960年在前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獲電力係統專(zhuan) 業(ye) 副博士學位。
曾任中國核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山二期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e) 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谘詢委委員,核安全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
60年代參與(yu) 我國第一座生產(chan) 堆的設計、調試啟動工作。
70年代參與(yu) 生產(chan) 、發電兩(liang) 用堆的設計,任設計總工程師。
80年代初主持籌建核工業(ye)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組織開發了計劃協調技術應用軟件,為(wei) 我國首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編製了工程網絡計劃。是核工業(ye) 第二研究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核工業(ye)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所長,中國核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86年開始籌建秦山二期600Mw核電站工程,任工程總設計師。參與(yu) 技術路線、堆型選擇、主要技術指標確定工作,主持可行性研究及總體(ti) 設計,組織並實施自主設計及其重大技術方案的審定。確定堆芯設計方案、主回路參數選擇、核安全係統改進方案,以及汽輪發電機組、主變優(you) 化方案審定。
組織科研攻關(guan) ,主持研製方案及技術措施的審定,包括驅動機構、裝卸料機的攻關(guan) ,乏燃料格架、超級管道、電站計算機係統,以及常規島數字化控製係統的國產(chan) 化等。堆內(nei) 構件係新設計,按規範要求需對其進行流致振動的堆上實測,為(wei) 此主持、實施了國內(nei) 的首次堆上實測。處理、協調了大量技術接口問題。
在籌建秦山二期60萬(wan) 千瓦核電站工程中,主持了可行性研究和總體(ti) 設計,參加了技術路線、堆型選擇、主要技術指標確定等決(jue) 策性工作,組織初步設計及重大技術方案的審定,處理協調了大量接口技術問題和施工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為(wei) 秦山二期1號機組提前投產(chan) 和2號機組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秦山二期按國際標準,自行設計建造,一次成功達到商業(ye) 化。
2003 年當選為(wei) 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