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顶集团官网登录入口

潘家華

潘家華,男,1957年出生,湖北枝江人,中共黨(dang) 員。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氣候變化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

掃描二維碼或QQ云顶游戏中心官网聯係潘家華

潘家華,男,1957年出生,湖北枝江人,中共黨(dang) 員。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氣候變化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委員、國家外交政策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北京市政府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中國生態經濟學會(hui) 副會(hui) 長、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yu) 促進會(hui) 常務理事、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個(ge) 人履曆

  1976年參軍(jun) ;1977年參加高考並入黨(dang) ;1982年2月退伍;

  1978年3月進入華中農(nong) 學院園林係學習(xi) ,1981年獲學士學位;

  1982年3月進入北京林學院,生態專(zhuan) 業(ye) 碩士研究生;1985年獲碩士學位;

  1985年進入湖北省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cong) 事研究工作,任實習(xi) 研究員、助理研究員、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1988年獲劍橋獎學金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1992年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經濟學);隨後在土地經濟係做博士後研究

  1993年回國後進入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開展博士後研究;

1995年出站後受聘為(wei) 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從(cong) 事環境經濟學與(yu) 全球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研究,後任發展研究室副主任

1996年被聘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1998年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能源與(yu) 環境顧問;

  1998-2001年,赴荷蘭(lan) 參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IPCC)關(guan) 於(yu) 溫室氣體(ti) 減排的社會(hui) 、經濟、技術綜合評估報告的協調、組織、寫(xie) 作和編撰工作;

  2001年10月回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發展研究室主任;2002年任中國社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2008年任主任;

  2005年5月,發展研究室整建製調整進入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中心,後任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9年,任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yu) 環境研究所所長。

曾任UNDP北京代表處高級項目官員、能源與(yu) 環境顧問、聯合國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社會(hui) 經濟評估工作組(荷蘭(lan) )高級經濟學家;中央政治局集體(ti) 學習(xi) 時(2010年)講解 “關(guan) 於(yu) 實現2020年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的思考”。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環境經濟學、全球變化與(yu) 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土地與(yu) 資源經濟學、世界經濟、能源與(yu) 氣候政策等。主持了多項國際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973項目、院重大、國家部委和地方省市委托研究項目28項,撰寫(xie) 和主編學術專(zhuan) 著8部,在《科學》(2008,10,2012,6)、《自然》(2009,10)、《牛津經濟政策評論》(2009,10)等國際和《中國社會(hui) 科學》(2002、2009)和《經濟研究》(1993、2008)等國內(nei) 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譯)著300餘(yu) 篇(章、部)。

  獲中國社科院第二屆優(you) 秀成果二等獎(專(zhuan) 著《持續發展途徑的經濟學分析》(1996,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社科院第四屆優(you) 秀成果一等獎(論文《人文發展的概念構架與(yu) 經驗數據》(2002,中國社會(hui) 科學))、第十四屆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碳預算方案-一個(ge) 公平、可持續的國際氣候製度框架》。獲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10-2011年)稱號。